手机成扣费陷阱的第一载体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山寨手机生产商告诉记者,现在山寨手机的出厂价越来越便宜,有的甚至在200元以下,一台手机的利润就是几元钱,在硬件等成本已经无法再降的情况下,手机扣费就成了一个出路,所以基本上山寨厂商都会采取这种办法。甚至一些国产品牌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举个例子,有些内容供应商在手机桌面出现的图标,每一个最少要给手机生产商三五元,而一些扣费的软件甚至和手机生产商签订了分成的协议,这些软件所产生的费用至少有10%以上是给手机生产商的,这些利润远远大于手机销售的利润,所以手机生产商当然愿意与内容供应商合作了。
如今,手机是扣费陷阱的第一载体。手机可以通话、可以上网、可以发短信。自从国家放开手机牌照管制以及降低手机技术门槛后,手机成为非常普通的大众消费品。以前,SP主要在WAP网站上做手脚,用一些引诱性质的内容误导用户登录其收费页面而不知不觉点播或者订阅了增值服务。手机上网不同于电脑宽带上网,宽带运营商(如中国电信)是公平的,他们明码标价,只收宽带费,无论是计时的还是包月的,或者其它什么套餐。用户在使用电脑上网时,登录任何界面,都不会被运营商多扣费。但是手机应用则不然,只要一点击,不但有流量费用,还要支付高额的增值业务费用。
这位业内人士还告诉记者, 靠手机WAP网站页面设置陷阱,毕竟不是那么容易能让用户上当。于是,聪明绝顶的SP们想到了手机。SP给手机生产商钱,在里面加载SP软件或菜单。并且,这些软件显示在手机里的内容是可以随意修改的,内容也可以在线更新,故而带有非常大的欺骗性。只要用户按到了相应菜单,则自动拨打声讯台或者发送上行SP接入号短信或者连接网络,由此陷入SP的陷阱。
记者日前在华强北调查时发现,手机扣费软件、菜单已经到了猖獗的地步。国外品牌的手机主要设置专用的上网键或上网菜单(有的也是运营商要求的),提供一些图铃、讯息、软件等,有些收费,有些免费,被扣费的现象并不严重。国产品牌手机(信产部挂网的合法手机)和SP合作已经是很普遍的,大多加载有扣费软件、菜单,不同的只是多与少的问题。最厉害的就是黑手机,由于黑手机(大多也打着国产品牌的旗号,包装、贴纸、保修卡等都有品牌信息,但是是假的)更加缺乏监管,所以问题也就更加严重。
此外,业内人士表示,在国内很多国产名牌都有给其他手机生产商贴牌的现象,例如“某科”的贴牌费用只有15万元左右,这么低廉的价格,当然让很多手机厂家的门槛大大降低,也让山寨穿上了更容易骗人的外衣。
运营商才是陷阱背后的操盘人
到底是谁缔造了手机扣费陷阱?记者发现所有的手机陷阱必须要取得SP资格,也就是运营商承认的增值服务供应商,任何SP提供的增值服务都必须通过运营商的许可。没有运营商,SP根本没有可乘之机。也就是说如果所有的费用都是通过运营商的收费,然后才能和SP分成,虽然在运营商口中SP是罪魁祸首,但实际上SP的分工主要是设置扣费陷阱、同运营商签订协议和确定分层方案,最后就是手机厂商(包括地下作坊)。由于现在成了SP眼中的摇钱树,有利可图,自然也就乐于加入这个“集团”。
运营商、SP、厂商,三者以提供增值服务为名,大肆敛财。绝大多数的SP服务,都是对用户没有任何用途的东西。即使得到了一个图片,一个铃声,至于为此去支付高昂的费用吗?当然,用户肯定不愿意,所以,抢劫的陷阱都是在人们神不知鬼不觉的时候发生的。
记者在随后调查的10个用户中发现,几乎所有使用SP的都是被“暴力劫持”或者欺骗的。而一般来讲,SP的增值服务如果要成功收费,是需要用户来确认的(如发送短信或者按确认等),这样的欺骗手段相对还不是那么残暴,最令人发指的是,现在已经发展到点击SP菜单立刻就被扣费的地步。
乱扣费属于
违法行为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方征律师接受记者采访时告诉记者,所有的SP收费都是运营商完成的。他们叫“代收”。代收,是完全可以的,但问题是,是否得到用户的授权。日常生活中的水电费、煤气费,市民习惯开个账户,让银行每月代收。这是人们授权给银行的,合理合法。可是,市民和运营商有签过任何授权协议吗?没有。运营商的说法是:你向××接入号发送了信息,或者你在WAP点击了××内容,无耻的托辞,他们只是代收费,但是银行是不收取这代收费分成的,但是运营商则不然。实际上已经违反了法律,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当年移动梦网曾经是创业者的乐园,但是因为市场诚信失败,导致原本很好的创业模式成为明日黄花,今年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已经超过2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手机上网,手机应用将成井喷之势,这也将是运营商增长的新趋势,但是如果不吸取梦网的经验,很可能将移动互联网变成第二个杀鸡取卵之地。
■术语解释
SP:增值服务提供商
WAP:通俗理解即为手机上网
GPRS(EDGE):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手机上网的技术方式
网络运营商:即移动、联通、电信
接入号:SP在运营商获得的增值服务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