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一条令人哭笑不得的短信,称:爸,我出事了,先打一笔钱到这个卡上。已经不是第一次收到这样的信息了,和朋友们一发牢骚,他们说都快麻木了,还有收到卖枪的、放高利贷的信息的……不堪其扰但投诉基本无效。
和欺诈短信一脉相承的还有手机网络淫秽色情信息。听说一些缺乏自制力、抵抗力的未成年人受了“黄祸”影响,后果很严重。无论是欺诈短信的骚扰,还是“精神鸦片”的毒害,我想某些赚黑心钱的手机运营商是难辞其咎的。要斩断幕后黑手和利益链条,需要监管部门的大刀阔斧,一旦发现有这样的不良运营商,应当发现一个关闭一个。而在平时的监管中,政府牵头,企业和公众应该共同建立一个“多点互动”的监管体系,至少要打破当下投诉无效的局面。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均有相关法律来保护个人信息,而我们的手机号码却随时可能被“卖”给了某个组织而只能沉默。所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加速信息社会规范和法律的研究和制定是必须的。其实,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顺着信息传播的渠道不就可以揪出背后的团体了,但令人纳闷的是,为何这样的短信总难以绝迹?对于“手机黄祸”,全国各地已经在展开整治行动了,而对于骚扰民众的不良信息,相关部门也切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