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计算力是关键。面向移动互联的融合创新,只有基于强大的计算力,才能提供高度智能化的体验。各种触控设备,要实现瞬间的响应速度、绚丽的视觉效果和平滑的使用体验,没有强大的计算性能做后盾是不可行的。据预测,到2015年,将有超过150亿台智能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后端的云计算要管理并处理大量繁杂的、来自智能终端用户的种种个性化需求,也就需要极强的计算能力来支撑。
其次,一致性是关键。各类智能终端,即使它们的操作系统不同,消费者仍然希望下载使用同样的应用,享受相同的体验。换句话说,跨屏幕的体验效果必须是连贯、一致的。当新的设备诞生时,大家也期待它既兼容以前的应用,又能面向未来的应用。这就需要开放的、可扩展的和兼容性的架构来支撑移动互联融合创新。
另外,安全也是关键所在。随着应用在智能终端上不断发展和演变,个人和企业数据的不断积累,以及新的商业模式出现,信息数据的安全将成为巨大的挑战。移动计算和云计算的融合,要求我们从设备、网络到数据中心,整合硬件和软件安全解决方案,整体考虑移动安全和云安全的问题。
移动互联的新一轮融合发展中,多层次的融合创新,尤其是触控,将成为各种应用中主流的交互方式,这既是一种新趋势,也赋予了产业全新的机会。
过去三十多年来,人机之间的交流,PC主要是键盘加鼠标的方式。而现在,重塑了PC形态的触控、变形超极本的出现,让人机交互变得更加平滑、自然,它将成为移动互联的主流设备。从超极本延伸出去,基于相同架构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其它触控设备,也会迅速崛起,以日益增强的计算力作为支撑,创造出高度智能、一致、安全的用户体验。这种变革趋势,给终端设备厂商更多的机会做自主创新,创造多样化的设备形态,来满足企业和个人用户个性化的选择。
同样的机会也摆在应用开发者和服务提供商面前,他们将创造更多新的应用模式。超极本和平板电脑等设备或将改变传统,带动一种大软件预装、小软件从应用商店下载的使用模式。未来的感知计算还将带来更智能的应用模式,如声音处理、面部识别和手势识别等。可以预见,那时候,消费者的应用体验会更互动、更个性化。
面对这样激动人心的形势,整个移动互联产业需要凝聚广泛的共识,从零部件到终端设备,从应用开发到服务提供,通过开放与合作创新,创造持续的产业成长。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市场,完全有机会缔造引领世界的硬件、软件和应用模式,让中国创造引领全球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