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至今已过去一年多时间,但支付行业暴露出来的经营风险管理经验不足、金融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越来越引发央行关注。尤其是处于监管盲区的备付金安全性,一度近来央行监管第三方支付的核心和首要目标。据报道,正式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管理办法及其相关配套办法将陆续出台。但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却表示,该办法12月之前出台的可能性比较小。
有备付金被挪用作投资
根据央行2011年发布的《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客户备付金是指客户预存或留存在支付机构的货币资金,以及由支付机构为客户代收或代付的货币资金。支付机构应选择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银行,在备付金银行存放客户备付金,并开立相应的备付金银行账户。
在央行新一批牌照卡着迟迟未发的情况下,原先公布的去年9月1日“生死时限”早已过去。目前,约有197家企业陆续获牌,有一百多家申请备案的企业在静静等候,而更多的企业则在“合法”与“违规”的边界徘徊。
虽然最近一年来,央行连续出台相关细则对其进行规范,逐渐加强对备付金的监管,但仍有部分未申请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私下利用其进行投资。由于没有备案,这种“灰色行为”尚处于监管盲区。对于银行账户中躺着的千万、上亿现金,不少第三方支付企业可以说是生财有道,通过种种投资途径赚取外快。一位第三方支付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类似支付宝、财付通等账户型支付机构,其客户备付金规模相对较大,而类似快钱等网关型支付企业的沉淀资金会相对少一些。目前支付宝、付费通等已委托银行对客户的交易保证金进行托管审计并定期对外公开,但对于一些还没有申请牌照的企业来说,央行并无强制规定备付金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