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华强北有这样一座大楼,外表上你看不出它与中关村科贸大厦有什么不同,但在短短1年多时间里,大厦“档口”里的人们已由疯狂捞金变得开始迷茫,它就是全球最大的平板电脑批发市场桑达电子市场,也是“山寨”平板的发源地和晴雨表。
做鞋底的都去做平板了
邱彬彬是森达大厦一个拥有4个档口(摊位)的平板电脑经营者,如今销售每台平板的利润已经由去年的30元落到了15元。他说:“谁都来做平板,导致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销售利润大幅缩水,谁的日子都不好过。但下一步也没有什么好做的,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其实,在邱彬彬做平板电脑之前,他的工厂是做MP3的。2010年底,市场上开始流行平板电脑,他的上游客户也开始做平板,邱彬彬轻而易举地将自己的厂变成了组装贴牌的平板厂。当时,主打平板的批发价每台仅为300元至500元。
而这在某大型电子公司离职高管刘朝贵看来,正是由于有太多像邱彬彬这样由MP3或者做手机的企业一下涌入,才将平板电脑在2011年年底一下推向高潮,而后又因市场过度同质竞争而导致利润迅速下滑。
“就在一年前,有大批的厂商和投资人士认为平板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看到机会的人们一拥而入,甚至有些疯狂。”刘朝贵说道,“最典型的是,我有两位做皮鞋鞋底的朋友,突然有一天,他们拿着一个模具找到我,希望我原来的东家可以供应他们平板电脑。”
好日子在3月戛然而止
在不少平板厂主们看来,山寨的好日子到今年3月戛然而止。好似之前的团购网站一样,一夜间遍地都是平板电脑。“一年前森达的档口许多都是空的,现在档口全部都满了。”邱彬彬说道,“随着档口越来越繁荣,档口里人们的日子却越来越不好过。”
“今年3月份以后,许多中型电子企业数万台平板电脑趴在仓库里的现象十分常见。”刘朝贵说道,而这也包括他当时任职的老东家。一些不想干了的厂主急于清库存,把原本400多元成本价的平板一下降到了200多元,市场变得更加混乱。
山寨商自比“被套股民”
但邱彬彬和他朋友们的日子正在日渐艰难。由于平板技术本身更新就快,他们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以前大家都囤一些屏幕、主板,现在都不敢囤了。”邱彬彬无奈地说,“我的一个朋友之前囤了3000个电子屏,每个电子屏是300元,现在电子屏被淘汰了,150元一个都没人要,只能扔了。”而在邱彬彬的账本上计算着,不囤货不仅代表着供应链上的风险,也把成本每台至少拉高了3元到5元,但这总比更新换代带来的风险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