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5日电 从2010年年初中国出现第一家正式的团购网站,到如今千团大战,在这两年时间里,团购这个泊来品几乎成为中国互联网领域最为热门甚至疯狂的关键词。虽然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发展轨迹,团购网站数量在减少,但是规模却越来越大。然而,大浪淘沙,剩者为王,团购行业也不外如此。
2011年,团购行业以惊人的速度急剧扩张,实现了销售额超过110亿元的规模,这一数字是2010年的5.5倍。身处其中的大大小小团购网站,更是一度超过5000家之多。同样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面对行业内恶性竞争与资本冷遇,团购网站又急剧萎缩,数量减少近半。在短时间内涌入的大量市场参与者又在更短的时间内成批量的倒下。
纵观团购行业诞生和发展的两年,可以说是整个互联网行业发展历程的微观再现,资本驱动了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而真正坚持到最后并取得成功的,还是那些深耕细作,真正能够凭借差异化服务给消费者带来实惠的商家。
资本是把双刃剑
团购在2010年出现,2011年盛行,各种媒体上的团购广告如雨后春笋般铺天盖地的出现。而这一切背后正是资本推手的力量。正如VC在中国互联网早期十年里发挥的重大作用一样,在团购行业初期,VC同样重要,但同时也为一些团购后期的正常发展埋下了隐忧。
数据显示,2010年年初至2011年年底,团购行业已经披露的投资事件为31起,其中披露投资金额的投资案例22起,投资总额4.97亿美元,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2259万美元。仅拉手网一家,从天使投资阶段开始,已经获得泰山天使、麦顿、金沙江等不同投资机构的三轮投资,已披露的累计投资金额总额高达1.36亿美元。
2011年4月,拉手网宣布获得1.11亿美元,业界哗然。资本的力量开始撼动行业格局。
拉手宣布融资后,马上开始了“大跃进”式的打法。据拉手网当时发布会对媒体透露的说法,到2011年年底,拉手网将在全国100个城市开设同城物流,30个城市开设体验店,未来自建物流的比例计划达80%。
“拉手网每公布一项举措,都能让国内团购紧张好几天”,另一家团购网站F团CEO林宁谈到那段时间,毫不讳言的说。“那段时间,总监、BD也都像被轰炸了似的,高管之间也有分歧,也吵过。待在办公室的感觉燥烘烘的。”
广告出身的林宁意识到,拉手这种资源粗放的打法,实则非常浪费。
事实上,与拉手的财大气粗相比,更多引入资本推手的团购网站,在经历蜜月期后,很快变得躁动不安,不惜一切手段谋求上市,而一旦上市失败,结果可想而知。
团购是门慢生意
“团购是门慢生意,需要长期的运营,形成规模化。”这是F团CEO林宁最终得出的结论。
在林宁看来,2012年的团购竞争已经进入到“十进五”的竞争格局,这个阶段的竞争已经不可能是投资驱动,而只能是运营驱动。
与“大跃进”式的发展不同,林宁的生意经是“小步快跑”。“我们还是缺乏很多人才,特别是市场营销方面,在2012年,我们准备招聘1000名左右的BD人员,把线下运营这部分继续夯实。在节奏上还是以我们一贯的‘小步快跑’的方式,这也是我所说的团购是一门慢生意的原因。”林宁说。
去年一些团购网站在几个月内将公司人数从几百人增加到4000-5000人,销售额得到迅速提升,看起来很美,但是随之而来的管理问题可能会是一个灾难。
于是,一些团购的品质问题开始在媒体上屡屡曝光,业内甚至不时传出有团购网站老板携款“跑路”的传言。即使一些看上去比较健康的网站,也开始感受到资本的压力,千方百计谋求上市。
谈到上市,林宁似乎并不感冒,“我们不认为上市对一个公司的长远运营起决定性的作用,也无意争这个首家。”
或许正如林宁所说,团购这个市场足够大,就看我们有没有实力和耐性一直做下去,只要持续平稳发展,就一定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