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网站的泡沫即将破灭?业内不断传出裁员消息和投资人逐渐关闭的融资之门或预示着猜想即将成真。
裁员
以团购为代表的各家电子商务网站在近日纷纷报出了裁员消息。堪称国内电商典型的凡客也宣布将裁员5%。
8月31日,高朋网被裁员工的代理律师高占领透露,目前高朋网华南地区9个城市中7个城市的裁员总数大约为70人,北京地区最近一个月的裁员数字,则达到了50人。
除高朋网外,同时还有多家团购网站都传出裁员、关停分站的消息。
美团网4月份关闭了赤峰、龙岩、玉林、马鞍山四个城市分站。开心团在南京、宁波、郑州、厦门等12个城市的站点被“调整”。厦门先后出现的20多家本土团购网已纷纷关闭或转行,窝窝团7月份被爆出非法裁员,消息称至少100人被裁。接连发生的裁员事件,使人感到团购业寒意阵阵。
针对团购网站裁员事件,团购消费专家、团800联合创始人胡琛向记者表示,主要是因为网站之前大规模扩展后的支出超过了收益,而短时间内弥补的难度较大。
胡琛认为,随着团购在一二线城市的发展渐渐成熟,不少团购网站进驻了三四线城市,都急着在三四线城市为王。经过这样一轮的铺垫,团购网站的摊子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忽略了当地的商业环境和消费水平,而自身人员激增带来的运营压力对任何一家团购网站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缩减人员编制成为其做出开源节流的方法之一。
野草般生长的中国团购
安德鲁·梅森(Andrew Mason)在2008年11月推出Groupon的时候,恐怕没想过:它此时已在中国出现了5000个复制品。
这也许缘于Groupon的财富效应令人难以抗拒:Groupon即将在美国上市,而今年1月份Google试图收购它的时候,曾经传出它的估值高达47.5亿美元。
另一方面,这个靠大幅度折扣积累注册用户(多半是邮件)然后再通过把自己打扮成广告平台按照成交量获得佣金收入的商业模式,实在不难复制。
这使得“团购”看上去像极了一条异常平坦的金光大道——创业者和热钱都被深深吸引。“2010年1月满座正式上线后,接下来几个月里相继出现了美团、拉手等等团购网站,此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在艾瑞分析师苏会燕印象中,国内团购网站2010年年底达到2000多家,到2011年7月,这个数字变成了5000家。
创业者不断涌入,而淘宝网、搜狐、腾讯、百度等巨头也都纷纷涉足。消费者同样表现出了无法想象的热情,甚至有人根据每天各大团购网站的打折活动,来安排自己的三餐和生活——选择理发店、去哪里吃饭、看什么电影。
团购网站疯狂生长,整个行业迅速进入一种恶性竞争状态,美国Groupon的折扣大多在六折上下,而中国团购网站为了吸引眼球,折扣大多在两三折。
事实上,中国的团购网站在诞生之初就面临着与Groupon截然不同的商业环境,那些他们看好的服务业主要广告主——餐馆、理发店、影楼老板们仍对互联网和“团购”这种广告模式知之甚少。这迫使团购网站必须雇用大量“销售”人员去拉单,对这些人进行知识普及教育。
第一批商家刚开始接受团购,来找他们的团购网站已经多出了数十倍。商家迅速转成为优势群体,团购网站的利润大幅下滑。窝窝团董事长徐茂栋毫不隐瞒现在前十大团购网站全部亏损的事实,并把亏损归咎于同行间的恶性竞争。
“团购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消费者的热情已经衰减,通过团购达到的销售还不及预期的一半。”优购网CMO徐雷一语道出了国内团购行业的顽疾。或许正是这些原因将把整个行业拖入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