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稳坐二线手机品牌头把交椅的金立突然传出股权被冻结的消息,原因是金立拖欠供应商欧菲科技6亿元货款,被该企业向东莞市人民法院申请了保全。
公开资料显示,在2017年初,金立开始大力推广S系列,花费数亿元开启了类似OV的广告轰炸和明星代言策略。另外,2017年7月金立宣布在重庆投入50亿元建设生产基地,又在深圳前海兴建金立大厦。
或许,金立的这些举动极大消耗了现金流,再加上销量不如预期带来的库存压力,最终导致了金立的困境,也由此引出人们对手机产业链的担忧。
(一)集体沦陷?
曾经在中国叱咤风云的三星,在连续经历“抵制萨德”、“韩流消退”和“电池爆炸”事件之后,在国内的销量一落千丈,几乎被“宣判死刑”。而另一个手机巨头苹果在中国的份额也是飞速下滑,好在有中美贸易这个强大的保护伞,苹果在中国市场避免了三星式的自由落体硬着陆。
面对两大外国手机巨头在中国大陆折戟沉沙所带来的机遇,位于第二梯队的金立、中兴、联想、TCL、酷派等均未把握住机会,销量不升反降。相反,2017年二线手机品牌呈现集体沦陷之势。这一年,联想ZUK与Lenovo手机品牌双双被砍掉;三年亏百亿的酷派和一度风光的乐视手机因创始人贾跃亭远遁美国造车而难觅踪影;TCL通讯设备上年同期下降36.2%;而曾经风光的中兴也在中国手机市场几乎失声。
(二)洗牌潮?
各种分析表明,2018年国内手机需求量大幅下滑恐不可避免,加上苹果、三星等优质资源继续退出和市场向华米OV等一线品牌进一步集中,无论是二线手机品牌,还是上游手机供应链厂商,都将迎来猛烈的洗牌潮。
首先,市场的突然集中。2016年,华为、小米、苹果、vivo以及OPPO占据了中国手机市场的79%,到2017年10月,这个数字扩大到了瞠目结舌的91%。这意味着金立、中兴、魅族和联想等公司很难在国内市场找到立足之地,随着二线品牌份额消失的,还有大量供应商。
其次,消费力降低。2017年12月15日集微网发布的砍单消息显示,有的厂商订单缩水约10%以上。最终受影响的,仍然是整条产业链当中比较薄弱的供应链环节,并引发倒闭潮。
另外,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提,2017年主控芯片、屏幕、内存、元器件MLCC、钽电容、铝电解电容等大幅涨价引发疯狂炒作,在缺货的假象下,不少屯积了大量物料的供应商很可能面临斩仓出货的风险,由此引发的倒闭事件将不胜枚举。
(三)深层原因何在?
还有一个颇为敏感的话题是,三星、苹果市场份额的断崖式下滑可能引发更大危机。这两家企业占据手机高端市场,是中国数以千计的直接或间接供应商的主要利润来源。Counterpoint发布报告显示:2016Q3-2017Q3国内手机市场上,苹果占9.6%,三星仅占3%,但在利润方面,iPhone仍占据大部分利润,三星也达到了26%。试想,如果这两家企业把产能转移到东南亚、印度市场,后果将不堪设想。
事实上,对市场极为敏感的资本已经选择了用脚投票,不少手机上游供应商股票持续走跌。
在A股市场上比较知名的几家手机供应链企业中,欧菲光、蓝思科技、江粉磁材的股价整体呈下跌趋势。
2018年注定是很多手机产业链供应商的关键决断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