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11日起,由交通运输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多部门组成的网约车、顺风车安全专项工作检查组将陆续进驻首汽约车、神州专车、曹操专车、易到用车、美团出行、嘀嗒出行、高德等网约车和顺风车平台公司,开展安全专项检查。
面对网络舆论声讨以及政府强力监管,网约车已经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顺风车需求与悲剧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网约车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数据统计,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网约车用户规模及用户使用率方面,网约车用户规模不断增长。其中,网约出租车在2017年12月,用户规模达到了3.0亿;网约专用车用户规模则达到了2.5亿,网约车用户使用率呈现增长趋势。
在巨大的市场诱惑下,各大打车软件开始从渠道端转向服务端,通过纵向深化用户体验来增强粘性,保障司机和消费者用户量的稳定增长。目前互联网出行的主战场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其渗透率分别为40.1%和17.3%,而三、四线城市仍是一块等待挖掘的巨大蛋网约顺风车驶到命运的十字路口糕。从各类打车软件相继上线到行业洗牌、寡头显现,再到监管升级,市场逐渐规范。网约车为公共交通提供良好补充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出行需求,有效节约社会资源。
作为一家日订单量超过3000万的网约车公司,人们都津津乐道于滴滴从血海狼窝里拼杀出来的故事,从BAT三家头部资本里拿到投资的传奇,以及“世界级独角兽”、“程维的星辰大海”、“创业明星”等等光环。一直以来,头顶着光环的滴滴忙着抢市场和扩大用户规模,却在提高用户体验上进展缓慢。
如今,接连发生的事故正在将此前野蛮生长中所忽略的产品和管理问题逐一暴露出来,而且是以消费者的生命和自身企业的巨大危机为沉重代价。
鸡肋业务弃之可惜滴滴顺风车业务在2015年6月正式上线,2015年7月,根据易观智库报告,滴滴顺风车业务在顺风车市场占比为66%,排在第二的嘀嗒拼车占比为21%。从规模来看,顺风车业务在滴滴整体业务链条中,占比极低,即使春运期间,日订单也只有75万,相比2500万的平均日单,占比仅3%。从数据上看,滴滴的“顺风车”业务并非其主流业务。
除了顺风车之外,滴滴目前还有快车、自驾租车、代驾、顺风车、共享单车等业务。在其它业务足以支撑滴滴订单量的情况下,滴滴不愿意放弃顺风车业务呢?
今年4月,滴滴宣布成立一站式汽车服务平台,该平台将涵盖多项业务,致力于优化出行产业链条。形成一条强有力的行业闭环,覆盖全面的出行业务,这便是远景——“成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为了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闭环,滴滴近期正不断地扩张业务,包括外卖、单车、车服等。
这也就是在“郑州空姐打顺风车遇害”后,即有内外部声音呼吁滴滴放弃顺风车业务。滴滴最终选择了“整改”。在这个选择的背后,是滴滴不愿放弃的“闭环”。为了完整的出行平台闭环,为了不让竞争对手抢到“垂直高地”,滴滴选择尝试“抢救”顺风车业务。然而悲剧的再度发生,也宣告了滴滴顺风车的“抢救”失败。
另一方面,如果滴滴放弃顺风车业务,对手可能会借此追赶甚至超越滴滴。
在顺风车领域,前有嘀嗒拼车,在顺风车业务之余引入出租车业务,请来李斌出任董事长;后有高德强行加入;更难保滴滴最大的对手美团不会在滴滴放弃顺风车之后抢占这块市场,并以此壮大自己在出行领域的地盘。对于滴滴来说,为了产业链条的完整,即便顺风车业务不是那么的“有价值”,甚至因此招来声讨,也不敢轻易放弃。
但是这又衍生出了另一个问题,就是网约车司机的注册门槛,高了人家觉得像查户口,不注册,低了乘客出行又没有保障。
一面是源源不断的利润,一面是乘客要人身安全,仅凭现有的技术水平,使得滴滴无法从数量庞大的网约车中,筛选出那些不安全的变数。如此一来,就会发现为什么会滴滴会对顺风车如此的执着,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出事出大事的多是顺风车,而不是快车或者专车?
其实不难看出,网约车出行是乘客节省出行成本的方式,而顺风车更是打破传统租车行业的规则,使得出行成本大大降低。成为很多想要节省出行成本的人得到优惠。
顺风车下线让消费者顺心了吗?
滴滴每次出事,网络舆论都会掀起一股“卸载滴滴”的热潮。
但是几天之后,为了生计奔波的人们,又有多少可以在刚性出行需求下完全放弃滴滴和滴滴顺风车,选择公共交通或其他平台?
在北京务工的朱女士跟记者表示:“我平时上下班都是坐公交车,很少会用到别的交通工具,但是当我回老家的时候,因为县城上有两个汽车站,只有一个汽车站是通向大城市的,另外一个汽车站是通向下面的乡镇,以前我每次从大城市回家到汽车站后,只用打一个顺风车就可以直接回到乡镇的家里,但是现在顺风车没了,我只能做从一个汽车站跑到另外一个汽车站,不但时间上要多花费2到3个小时,并且费用上也要多出1/3的钱,所以说顺风车的下线对我是有影响的,但是影响也不是太大。”
住在北京东六环之外燕郊的赵先生说道:“由于住址原因,我经常需要在城市之间两边跑,有时候我坐大巴时间赶不上,坐快车和出租车又太贵,这个时候我经常会选择顺风车,可能因为我是男人,所以我没遇到过什么问题,反而和很多车主交的朋友,也省下了很多的车费,所以顺风车的下线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希望顺风车能早日再次上线。”
“滴滴顺风车可以取消,甚至滴滴公司也可以被关闭,但是那些无法被公共交通和出租车满足的庞大出行需求却不可能被消灭。
如何满足这些需求,让用户更快更安全到达目的地,显然不是“取缔”两个字就能解决。”网友李先生跟记者表示。
在滴滴上线顺风车业务之前,顺风车业务就已经在中国广泛存在,事实上,作为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民事主体,车主和乘客毫无疑问有拼车的权利。如果是一位资深网民,一定会记得很多城市的生活论坛都有拼车的频道,即便到现在,“拼车”频道还是在很多网站上存在。
专家表示,产品只能管理用户,不能管理人性。从感情角度来说,关闭顺风车是唯一明智的决定,因为滴滴根本不具备在短时间内改善安全状况的能力,不管是罢免副总还是禁止异性合乘。从技术上来讲,现阶段的人工审核和技术识别,都无法分辨握着方向盘的究竟是不是一个暴徒。从商业角度来讲,为了滴滴的800亿市值之梦、为了继续讲述大数据与互联网的故事,也为了“想象力”与用户黏性,顺风车是滴滴不可能放弃的部分。
而关闭顺风车,可以看作是滴滴在所有公关对策和道德救赎全部被封死之后的无奈选择。从商业上说,这也是一个自杀性的糟糕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