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公摊面积“坑”有多深?

2018-10-10 09:54:10    中国质量万里行    文/本刊记者 李颖    点击:

  7月下旬,武汉多名业主维权,抗议某楼盘开发商在公摊问题上玩猫腻。

  据中国房地产报报道,有业主反映,该楼盘开发商对电梯、走廊等公摊面积也按室内精装价收费,且价格虚高。一套125平米的房子,精装修标准是2500元/平米,公摊比例为28%,这样一算,每套房子通过公摊多收了8万多元。

\

  事实上,公摊问题积弊已久。

  近年来,随着房价上涨,部分开发商趁机推高公摊比例。

  那么,住房公摊面积的存在是否合理?这里面开发商又有哪些猫腻呢?

  公摊面积是什么?

  买100平米的房子,结果实际住进去只有70平,这凭空少了的面积就是公摊面积。

  根据2000年开始实施的《房产测量规范》,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有:

  1.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2.共有建筑面积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以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

  这意味着,不仅电梯、楼道、门厅,甚至门口警卫室的一部分面积也要由你买单。

  公摊甚至超过使用面积谁都不希望房子的公摊面积太大,这里就涉及到公摊系数的概念。

  举个例子,打开房本,上面写着“房屋建筑面积:84.47㎡;专有建筑面积(使用面积):63.43㎡,分摊建筑面积:21.04㎡”。但并没有明示,公摊面积都在哪些地方。

  公摊系数就是用分摊建筑面积除以专有建筑面积,数值是0.33(即33%)。

  旭辉集团北京区域事业部设计管理部高级经理刘嘉表示,住宅的公摊系数一般在0.18~0.25,商业用房一般在0.3~0.4,这些数据来自测绘公司的经验值。

  但近年来,随着房价上涨,公摊系数也迅速攀升,部分住宅超过了30%。2010年,山东某楼盘推出后的公摊系数甚至超过52%。去年,南京某商住公寓一些户型的公摊面积竟然比套内面积还大,得房率只有42%。

  猫腻一:做大公摊面积一线城市四千多户楼盘,靠公摊面积可多赚千万。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介绍,开发商在办理房产证前,要请测绘公司去实地测量,随后出具测绘成果报告,里面有详细的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情况,并将其交给开发商。也就是说,测绘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于公摊面积都在哪些地方,最为清楚。但问题在于,开发商并不会把这份有详细公摊情况的测绘成果报告交给购房者。

  事实上,国际上基本是按实际使用面积计算房价的。为何国内要采用包含公摊面积在内的建筑面积计算呢?

  他说,购房者可以很容易地测出实际使用面积,却无法测量公摊面积到底有多少。开发商可以在第三方测量时与之达成默契,在公摊面积的大小上做文章。房价这么高,哪怕每户多分摊零点几个平米,一个几十万平米的项目,就会多出很多钱。

  比如,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百城住宅价格报告显示,6月,一线城市4万元以上均价水平持续了15个月,二线城市1.2万元以上均价水平持续了12个月,三四线城市1万元以上均价水平则持续了10个月。

  以一线城市某楼盘举例:共有4148套房,以均价4万元/平米计算,假设开发商每套多算0.1平米的公摊面积,那么整个楼盘就可多赚1659万元。

  猫腻二:重复公摊、重复收钱消防应急场所变停车位,又可多赚千万。

  到底哪些属于公摊面积?其内容的不明晰也给了开发商钻空子的机会。

  你为公摊面积买了单,就拥有其所有权和使用权。但公摊实在是五花八门,加上开发商很少明确公示,购房者根本不知道哪些公共面积是自己的,更别提使用了。

  “比如,有些小区的消防应急场所等区域已经被算作公摊,却又被划成车位再次出售,这属于重复公摊。”山东名仕宜居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清华说,这样的车位没有产权,只能使用,不能转让。

  以北京为例:据北京青年报2017年的调查报道,北京五环及五环以外的普通住宅小区地下停车位的售价(含二手车位)在15万至20万元/个之间;四环到三环间的车位基本在15万至30万元/个之间。

  假如开发商违规划出100个车位,每个卖20万元,一个小区就可赚2000万元。实际中,很多小区的车位价格要比20万高。

  猫腻三:业主的公摊面积被拿去谋利小区广告收入返给业主,可少交一半物业费。

  还有一些被算作公摊的物业用房,按道理是业主所有,物业公司应当向业主缴纳一部分费用,但现实中很少有人会这么做。

  小区电梯、楼道、门厅的一些广告位,也是业主所有,前期开发商或后期物业公司接管后出售广告位谋利,难道不应该向业主交钱吗?

  记者注意到,不同城市的不同广告位置价格差异很大,而一线城市则多在千元起算。例如,北京中高档社区出入口动感灯箱报价为6000元;北京道闸起落杆媒体位则报价1800元,要求30框起投,最短发布周期一月。

  有业内人士认为,一个中型的高端社区,如果把广告的收入反馈给业主,业主实际缴纳的物业费其实可以减少50%。

  争议:是否应该为公摊支付取暖费?

  还有一点疑问是,购房者是否应该为公摊面积支付取暖费等费用。

  目前,取暖费、物业费等都是按建筑面积来计算的。也就是说,你不仅要为房子里的实际取暖面积交钱,还要为电梯、管道、楼梯、设备间、门厅、地下室和门口的警卫室交取暖费。

  对此,北京大学房地产法研究中心主任楼建波建议,每年公布的价格都应该告诉大家是怎么测算的。公布的每平米多少钱,是包括公摊的产权证的全部建筑面积,还是不包括。如果价格构成透明,公摊是否算入,不是根本的问题,关键还是要科学、透明。

  有无可能取消公摊?

  随着房屋精装修政策乃至未来房地产税的出台,都会面临按哪种面积收费的问题。既然公摊缺少标准、管理混乱,未来购房时,是否有可能只看套内实际使用面积呢?其实早在2002年,重庆就以地方法规的形式,首次对商品房的计价方式做出规定:商品房现售和预售,以套内建筑面积作为计价依据,商品房买卖合同及商品房权证应当载明共用部位及设施。

  近几年,为回应民众诉求,广州、北京等地也开始出现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的探索。

  公摊面积问题需加强行业源头的监管与审核据媒体报道,在当前全国房价企稳的情况下,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为获利,一再打住宅公摊面积的主意,单个商品房公摊面积份额甚至超越50%。

  网民以为,公摊面积“猫腻”

  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居住获得感,主张从制度上堵住现行法规漏洞,适时引入以套内面积为单位的房子计价系统,并对公共设施、公摊部分提出标准意见。

  事实上,由购房者分摊购买的共有建筑面积,因不符世界惯例、现有法律法规没有设定上限等问题一向为人诟病。因为公摊缺少相对一致的标准,开发商的操作空间非常大。

  广大居民在购房时,不只要接受房价上涨带来的压力,还要接受开发商各种不标准行为带来的损伤。不仅经常出现出售面积与实践面积存在差异的问题,还存在公摊面积份额过高、建筑面积扣头过大的问题。

  当然,公摊面积的问题并非无法处理,推行套内面积计价就是办法之一。

  针对公摊问题引发的种种乱象,有网民认为,公摊问题积弊已久,主张依照世界通行的管理方式,分步骤、分阶段逐步进行调整。即使不当即撤销,也要坚决弥补其间不合理的漏洞,对公摊面积的设计和测量标准进行统一、标准、细化,加强行业源头监管与审核。

标 签:     

相关新闻: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声明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 - 2018 中国质量万里行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