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警惕风险
商家为什么不用木材的标准名称呢?国家家具及室内环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家具检测室主任孙书冬介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国内的木材无法满足国内生产的需求,不少木材从非洲、拉美、东南亚等地进口,有些是国内没有的木材,当时也没有相关规范,有些商人就根据花纹与现有木材的相似程度给取了各种各样的俗称。”据了解,消费者在市场上看到的各种名称有的属于沿用到了现在的俗称,有些则属于商家“为概念炒作而自取的”,因此标注不规范、叫法混乱以混淆视听的情况确实时有发生,而这也给消费者的选购带来了一定风险。
1.冒名顶替
因为采用的是俗称或商家自取的名字,消费者自身无从辨别材质真伪,此外,更需要消费者提高警惕的是,某些不良商家会将以“相似名称”的方式将相似木材制成的地板或家具高价销售给消费者,如将西南桦木以“国产樱桃木”或“樱桃木”的名称来与樱桃木相混淆;而售价两三万元一件的家具材质是“属于红木”的“非洲花梨”,但 “非洲花梨”并非规范名称,只能依靠树种鉴定来辨明身份,是否属于红木尚不得知。
2.以假乱真
由于采用了俗称,也给了一些木材以假乱真的机会。”孙书冬介绍,产自非洲的奥克榄木的俗称是“红胡桃木”,也有人称其为“桃花芯”。有的商家就将颜色相近的“人面子”、“坎诺漆”也称为“胡桃木”,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3.移花接木
此外,名称的精准也是消费者不可忽视的。孙书冬介绍,一般来说“胡桃木”对应的是“黑核桃木”,而国内产的“楸木”的正规名称应该是“核桃木”或“核桃楸”。如果消费者购买“黑核桃木”,一定不能忽视“黑”字,否则有可能从“黑核桃木”变成了“楸木”。此外,“橡胶木”与“橡木”也仅有一字之差,有的销售员会在销售时模糊介绍,消费者需要警惕不良商家的“移花接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