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者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了解有机农业

2024-05-25   中国质量万里行   记者 罗克研   点击:

  ——访南京农业大学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研究所原所长和文龙

  近些年,伴随着有机市场的逐渐发展,有机已融入人们生产、消费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思维方式。

  当下,中国消费者对有机概念的认知不足和不信任仍是影响有机产品销售快速起量的关键因素。

\

  图:南京农业大学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研究所原所长和文龙

  如何帮助消费者正确地认识和了解有机农业,针对有机农业里的相关问题,《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采访了南京农业大学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研究所原所长和文龙。

  记者:发展有机农业的意义在哪里?

  和文龙:

  有机农业起源与中国传统农业优良经验的总结密切相关,1909年美国农业部土壤管理所所长、土壤学家富兰克林·金 (F.H.King)途经日本、朝鲜,来到中国,主要考察了中国的传统农业,于1911著成《四千年农夫》。他在该书中总结了中国四千年地力长盛不衰的经验,认为中国传统农业长盛不衰的原因在于中国农民的勤劳、智慧和节俭,善于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以人畜粪便和农场废弃物堆积沤制成肥料还田培养地力等。《四千年农夫》奠定了有机农业的实践基础,由此开启了有机农业1.0时代,即传统农业优良经验的总结时代,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了有机农业的形成。

  我国把有机农业定义为:遵照特定的生产原则,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在大众看来,普遍认为有机农业重要的是其安全性,但其内在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农业的出现,其实也是对过去石油化学农业的反思。

  早在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原环境保护部会同原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在2014年4月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不同于工业废水一般会有固定排放的方式,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难度要大得很多。

  现在来看,发展有机农业一方面,能更好地修复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是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产品选择,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购买有机或者非有机的产品。

  记者:目前国内有机产品在标准化执行方面的情况怎么样?

  和文龙:

  有机农业有自己独特的理念和方法,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供种养循环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重视传统农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应用。因此,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以农业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流派,并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替代农业”。

  中国有机农业认证标准《有机产品 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GB/T 19630-2019)于2005年首次颁布,并于2011和2019年进行了两次修订。该标准由生产、加工、标识与销售、管理体系等部分组成,认证范围是生产过程、产品和生产场所,管理体系审核和认证标识验证等,保证了有机农业认证的有效性。

  2022年共有86家认证机构依据国家标准《有机产品 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GB/T 19630-2019)、《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和《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进行有机产品认证并发放证书。同时,《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规范了中国有机农业的认证程序,保证了认证在相似的情况下得到相似的结果。

  在现有有机农业标准执行上,各地的实际情况仍存在一定差异化,比如,在产品检测上,此前重复检测的情况比较多,还有在实际认证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到产品种类、生产模式、地理分布和生产季节等因素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对农户抽样检查的数量和样本等。

  在《有机产品 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GB/T 19630-2019)出台之后,近些年的有机企业也逐渐在标准化的引领下走向规范。

  记者:消费者如何从众多的产品中挑选出真正的有机产品?

  和文龙:

  2012年,我国建立了“一品一码”的17位有机码管理制度,获证产品的最小销售包装上必须使用有机码,企业在申请有机标志和有机码时必须详细写明其将销售的产品名称及产量,并通过认证机构在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报备。

  自2022年6月30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新版《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编号规则》和《有机产品认证机构编码规则》公告中,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编码由原来的17位变为18位,变更的部分即认证机构代码,由原来的3位变成了4位。消费者可以根据18位的有机码进行判断是否是真的有机产品。

  此外,消费者在购买有机产品的时候,通常会存在一定的误区,就是只要是有机产品,就觉得在质量上都大抵相同,其实有机产品之间也存在差异化。举个例子,比如大家参加百米跑步,只要在15秒以内都算合格,那么不管是13秒、14秒都算合格。消费者通常会认为有机产品是跑得最快的那个,但其实只要符合有机产品合格的评定标准即可。

  通常下,如果消费者选购一些有机产品时,如果不了解,更多还是选择信赖的品牌,这跟购买其他产品其实都类似。如果是经常购买有机产品的消费者,细心一点儿的消费者也会从产品的口味等方面进行对比,找出合适的产品。

  记者:目前国内有机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从消费者关注的有机食品的价格来说,会不会降下来?

  和文龙:

  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我国有机农业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特别是在种植业和养殖加工技术上,形成较好的体系。目前遇到的更多挑战是在有机产品的推广上,如何健全有机产品的推广体系,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给予支持。

  很多生产者和从业者也会在过程里碰到很多实际的问题,比如在一些具体检测上存在差异化;在建设有机农场时,如何给农户一些有机农业的相关指导也缺乏标准化的规范流程。

  消费者认为市场上有机产品价格昂贵,而且信任感没有那么足。这里面其实包含了对环境成本的价格,考虑到目前我国的人均有机产品的消费能力,有机食品更多的是给部分消费人群提供了一种选择,而消费者愿不愿意支付环境成本,其实仍需要长时间地去慢慢地接受这种消费理念和环保观念。随着我国有机农业技术的发展,未来,相信“优质优价”的有机产品会更多。

扫码投诉

我 要 投 诉

手机扫码

快速投诉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