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十年发展之路回眸
2022-07-08 中国质量报 点击:次
建设质量强国 迈入质量时代——中国质量十年发展之路回眸
开栏的话
质量是兴国之道、富国之本、强国之策。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对质量工作作出重大部署,并明确提出要建设质量强国。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纷纷推进质量强国建设。为更好地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的辉煌历程,中国质量报从今日起开设“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质量强国·这十年”专栏,展示新时代质量强国建设伟大成就,凝聚建设质量强国的奋进伟力,激励全系统意气风发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
“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质量领域变革创新都促进了生产技术进步、增进了人民生活品质。中国致力于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2021年9月16日,西子湖畔,中国质量(杭州)大会隆重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
时间回溯到2017年。同样在金秋时节,中国质量(上海)大会在美丽的黄浦江边成功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质量体现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质量。千百年前,精美的丝绸、精制的瓷器等中国优质产品就走向世界,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今天,中国高度重视质量建设,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努力为世界提供更加优良的中国产品、中国服务。”
从2014年首次举办中国质量(北京)大会以来,我国持续以国家名义召开质量大会,开创了中国质量发展的新历史。这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质量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是10年来我国持续推动质量强国建设、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有力见证。
质量政策法规高位推动
始于1978年的全国“质量月”活动,是我国质量发展领域的一项重要活动。从2011年开始,连续11年全国“质量月”的主题都会出现一个相同的“主线”:建设质量强国。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负责人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主题都明确“建设质量强国”这一主线,就是要把质量强国喊响,把质量强国的旗帜高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火车头”就是政策法规。1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屋建瓴,出台一系列政策,从高位推动质量强国建设。同时,我国不断完善质量领域相关法律法规,护航中国质量发展。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9次提到“质量”,并明确提出“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我国由此开启全面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质量时代”。同样是在2012年,国务院颁布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强调“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并提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坚持以质取胜,建设质量强国”。
“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要推进质量强国建设。这是继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质量强国之后,“质量强国”再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质量强国”的高度重视,以及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出炉,明确提出了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的目标。5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再次提出要建设质量强国。这意味着从“十三五”时期开始,直至“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质量强国建设都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一项远景目标。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推动质量强国和中国品牌建设”,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首次发文提出建设质量强国。2017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提出“实施质量强国战略”。
“质量强国是目标,也是方向,建设质量强国是过程,也是路径。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过5年、1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最终建成质量强国,既是应有之义,也是必然要求。”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蒋家东说。
在政策的引领下,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质量工作已经逐步建立了系统完备、开放透明、协同有效的制度体系、法规体系和责任体系。截至2021年9月,我国建立了以《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等27部法律法规、138部行政规章为主干的质量法规体系。建立健全了质量工作责任制,完善质量考核激励机制,逐步构建起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同时,建立实施了全国质量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质量工作考核制度、设立中国质量奖、举办中国质量大会等一系列重大创新制度。
质量提升行动蓬勃开展
2015年,因被财经作家吴晓波“点名”,“智能马桶盖”在国内声名鹊起,当时从街谈巷议到媒体报道,从会议论坛到政府文件,经常能看到这个词。
4年后,一次全国性的质量抽查,意外地让台州智能马桶盖迎来高光时刻,也让之前“国内消费者‘海淘’马桶盖”的剧情发生了反转。2019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披露了市场监管部门对网络平台销售智能马桶盖的质量抽查结果:在抽检的国内外产品中,韩国品牌不合格率高达60%。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被抽到的两家浙江台州制造的产品全部合格,合格率全国领先,品质也远好于同批抽检的国外品牌。
台州智能马桶盖的高品质,离不开当地专门开展的质量提升行动。而小小的智能马桶盖也是中国制造提质升级的一个缩影。“质量提升行动”成为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推动中国制造“品质革命”的首要任务和措施,绝非偶然。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时强调“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
2017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2018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
2017年9月5日,我国质量发展史上首个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质量工作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落实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抓紧出台推动质量提升的具体政策措施。也就是在这一年,台州智能马桶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正式开启。在此后的数年时间里,台州智能马桶质量提升成效显着,国抽合格率从2015年的12.5%上升到了2018年的92.9%。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前,质量提升行动已在全国蓬勃开展。各地各行业大力实施质量强省、质量强业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已有31个省(区、市)提出了实施质量强(兴)省战略,2877个市县开展质量强市(县)活动,175个城市、2.7万家企业参与开展“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391个城市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
质量强,则百业坚强;质量兴,则经济健旺。通过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我国质量竞争力水平不断提升。2014年—2018年,我国产品质量合格率逐年上升;2017年,我国成为第二大国际专利申请国;2019年,我国位列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4位……一个个闪亮的数字背后,是质量提升给中国质量发展带来的倍增效应。
质量管理贡献“中国方案”
一张张红灿灿的证书,印着中国质量的最高荣誉;一个个银闪闪的奖杯,闪耀着中国质量的标杆……2016年3月29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内掌声不断,人们在这里共同见证了中国质量的最高荣誉——第二届中国质量奖的诞生。
李克强总理专门对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各地区、各部门要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坚持改革创新,加强政策引导,把提升质量作为推动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为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质量奖2012年经中央批准设立,旨在推广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模式和方法,促进质量管理创新,传播先进质量理念,激励引导全社会不断提升质量,推动建设质量强国。10年间,中国质量奖已开展了4届评选表彰活动,先后有28家组织和4名个人获奖,凝练出中国航天“质量问题双归零”、海尔集团“人单合一双赢”、华为公司“以客户为中心、授权与管控相结合”等一批中国特色质量管理方法。
山东大学质量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温德成认为,中国质量奖的评选无疑对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方法与理念的诞生具有催化作用,今天我国完全有能力来进行质量管理方面的创新,向世界提供质量管理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企业的动力之源,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管理是企业的生存之基。创新、质量、管理也正好是中国质量奖的关键词。在为质量管理贡献“中国方案”的同时,中国质量奖获奖组织也是中国质量的标杆,体现中国质量管理的最高水平,贡献中国质量创新的最新成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质量标杆的引领带动下,我国广大企业广泛推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不断提升质量水平。截至2021年9月,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连续5年达到93%以上,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重大装备质量可靠性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4.78。市场主体充满活力、大幅扩容,从2012年的5500万户增加到如今的1.59亿户。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着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的这一预言正在变成现实。10年来,我国以质量强国战略为引领,坚持质量第一,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监管,全面提升质量水平,稳步迈入“质量时代”。
扫码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