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刚刚上市的中自科技(688737.SH)创造了科创板新的一项记录,那就是成为今年首个上市首日破发的新股,也是注册制试点改革以来,继建龙微纳之后科创板第二只上市首日便破发的股票。
10月22日,中自科技以70.9元/股的发行价格公开发行2150.87万股并在科创板上市。当日,中自科技以70元/股的价格开盘,开盘即跌破发行价,尾盘报收66.03元/股,跌幅6.87%。
按照公告显示,网上中签号码共有1.4694万个,每个中签号码认购500股,这意味着至少一万四千名投资者在该股上市首日出现了账面亏损。按10月21日户均持股5.27万元计算,平均每户亏损3620.49元。若以当日最低价卖出,一股亏12元,中一签就要亏6000元。
打新股的投资者,此次没有一点点逃生机会,中签的投资者全部被埋进去。
业绩巨幅下降是破发主因
从中自科技的招股书来看,业绩不佳是其破发的主要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中自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环保催化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移动污染源(机动车、非道路机械、船舶等)尾气处理催化剂领域的少数主要国产厂商之一。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8年—2020年,中自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7亿元、10.01亿元和25.77亿元,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6.89%。2018年-2020年,公司分别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30.97万元、8655.37万元和2.18亿元。
上市之前,中自科技业绩出现稳步提升的状态,但进入2021年,其业绩却开始突然变脸。
今年上半年,中自科技营业收入为6.25亿元,同比减少54.61%;归母净利润2871.30万元,同比减少81.7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25.78万元,同比减少86.31%。
中自科技还预计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8.6亿元—9.5亿元,同比下滑57.48%至53.03%,预计归母净利润为4500万元—5400万元,同比下滑75.33%至70.40%。
对此,中自科技表示主要系下游天然气重卡终端销量受年初油气价差缩减、上半年国五柴油重卡冲量销售等短期不利因素影响所致。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天然气车催化剂的销售情况仍未见明显改善。
主营业务不为市场看好
从长远来看,中自科技的主营业务也不为市场看好。
作为机动车、非道路机械、船舶等尾气处理催化剂领域的主要国产厂商,天然气车尾气处理的催化剂是中自科技最重要的收入来源。2020年,天然气车领域的产品贡献了中自科技收入的85%以上,从现实来看,虽然公司被称作“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第一股”,但其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业务仍在探索阶段。
不仅如此,中自科技2018年至2020年的连续增长也仅是乘上了一波政策红利车。
2019年7月1日,我国重型天然气车国六标准开始实行,中自科技的天然气车产品销量随之大幅增长。在2019年、2020年,中自科技天然气尾气处理催化剂产品收入占比高达76.08%和85.37%。
随着重型天然气车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红利褪去,以及受天然气价格上涨、油气价差缩小等因素的影响,中自科技业绩能否继续增长难言乐观。
而且随着锂电池新能源车越来越成为主流,锂电新能源车并不排放尾气,中自科技的主营业务天然气车尾气处理催化剂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公司面临产品被替代的风险。
此外,因为中自科技的产品销售多以赊销为主,而贵金属的采购则以现款为主,其还面临着较大的经营资金周转压力,应收账款和存货亦大幅增长。
招股书显示,各报告期末,中自科技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74亿元、1.73亿元、6.72亿元,占公司各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37.34%、22.64%、44.8%。其中,2020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较2019年末增长288%,大幅超过同期营收增速。
整体来看,中自科技的销售规模有赖于尾气排放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且受下游商用车产销量波动的影响。一旦红利褪去,很难继续保持较高的业绩增速。而且中自科技本身行业话语权不强、应收账款增幅较大,加之今年业绩已出现大幅下滑,开盘即破发也在情理之中。
新规下新股连续破发
事实上,在中自科技之后,科创板已经连续三个交易日现新股破发。
10月26日,“快递智能物流装备龙头”中科微至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首日开盘遭遇破发,微跌0.22%。
10月25日,科创板凯尔达、创业板可孚医疗上市首日双双破发,二者分别低开4.9%、10.89%。截至当日收盘,可孚医疗下跌4.43%,而凯尔达成功翻红,收涨10.76%。
以往,新股上市往往迎来的是连续涨停,不乏有个股股价翻几番,以今年表现最为亮眼的新股力量钻石为例,首发日大涨11倍,按中一签500股计算,中一签盈利超过11万元。
业内人士分析,新股快速破发的原因,主要是注册制改革新规取消了平均市盈率发行红线,为市场化定价,部分新股发行市盈率偏高,同时部分次新股网下发行,解禁压力较大。
德邦证券副所长、首席策略分析师吴开达表示,新股首日破发正是新股发行询价制度市场化改革成效显现的结果。注册制要求下的“市场化定价”将打破“新股不败”的思维定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炒新的不合理行为,促使新股收益理性回归,从而促使IPO定价由博弈行为转变为对新股真实价值的判断。
市场人士认为,现行规则下,当且仅当新股临近破发,投资者才会重新考虑自己的安全边际进行报价,从而打破“搭便车”报价策略,博弈再平衡。破发是新股发行市场化必须走的路,不破发,打新无风险,机构报价就是博入围,不存在新股定价真正的市场化,只有‘破发’带来亏损,才能推动真正的市场化进程。同时,对于投行而言,破发将倒逼其在承销过程中更加注重定价和销售,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执业能力,最终也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