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陌生人给你打电话,提到视频会议、屏幕共享等字眼,你就要当心了。近日,国家反诈中心发现,有不法分子利用这些功能实施诈骗。
不法分子欲利用屏幕共享功能实施诈骗
前不久,江苏常熟一名受害人接到陌生电话,称其贷款账户没有注销会影响征信。在对方的诱导下,他下载了腾讯会议App,通过屏幕共享功能,输入身份证和验证码,结果被骗了9万余元。
无独有偶,4月20日,兰州市民小唐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长沙市公安局的“张警官”,称其涉嫌一起电信诈骗案件,需小唐配合调查,否则会将其拘捕,并让其找一个密闭、安静的地方通话。随后,对方以在线做笔录为由,让小唐下载“腾讯会议”APP,开启共享屏幕后,小唐看见对方身着警服,便相信对方是警察。之后,对方称为了证明小唐的清白,需要小唐将其名下所有资金转入他们的“安全账户”上进行资金清查,等案件审理清楚后会全额返还给小唐。于是,小唐便在对方的指导下向其提供的账户转账6万元。事后,小唐回家与家人提及此事,才发现被骗,遂报警。
常熟一名反诈民警,自己也曾接到这个类型的诈骗电话。对方表示:“为了保护你的个人隐私,需要你下载小米金融App。因为需要本人操作和注销,系统会为你匹配一位腾讯会议线上注销专员,辅助您注销账户。”
当反诈民警表示已按要求下载App之后,对方接着要求:“你回到腾讯会议将共享屏幕打开,等会儿我这边教你如何操作,避免操作失误。”
随后,反诈民警“提示”骗子:“你那边的预留信息能不能看到我之前是哪个学校的?”
对方回答:“你之前是在江苏警官学院对不对?”
反诈民警笑问:“你觉得江苏警官学院毕业之后会干什么?”
对方终于反应过来了:“您是人民公安是吧?你这个账户就不用注销了……”
警方提示:不要与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
据了解,共享屏幕实质是把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同步让对方看到,包括弹框显示的短信、微信、其他APP推送的内容等,也就是说,你在手机上的任何操作(包括输入密码时跳动的字符、收到的验证码等),对方都能看见,从而转走卡内资金。
利用“腾讯会议”屏幕共享功能实施诈骗,最为常见的就是冒充公检法诈骗。反诈中心民警分析,此类诈骗一般分为以下几种套路和步骤。
首先,骗子以“涉案”为名引起受害者恐慌,然后冒充医保局、通讯管理局等单位工作人员,以涉嫌骗保、名下电话卡涉嫌发送违规短信等理由引起受害人内心恐慌。
接下来,骗子谎称接入“警方”电话诱骗受害人入局,然后又以帮忙接入当地公安机关电话配合案件调查,引诱受害人进一步入局。此时,骗子佯装“民警”身份在电话中为受害人提供“法律咨询”,并告诫配合调查,同时以立案相威胁,称已经对其进行全国缉捕。
紧接着,骗子诱导受害人添加微信,或以其他易接收的形式,发来PS的“通缉令”(往往包含犯罪分子从不法渠道获取的受害人真实的身份信息及照片)和“警官证”,加重受害人紧张情绪。之后,骗子诱骗受害人下载“腾讯会议”开启屏幕共享,让你看到一个身着“警服”的模糊身影,从而加深受害人的相信程度。
第四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骗子以调查银行流水、存款资金来源等名义询问受害人银行卡相关信息,称将对其进行资金清查,指导受害人开通银行转账业务,让受害人配合工作并提供验证码,或者要求受害人直接转账到所谓“安全账户”,进而实施诈骗。
因此不要与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涉及私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密码、验证码时,一定要谨慎。如若被骗,请立即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