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张家界市永定区推动以莓茶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

2020-11-11    中国质量万里行        点击:

  文/黄星星 田贵学

  近年来,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把莓茶作为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按照“政府引导、农户主体、市场运作、企业带动”思路,大力实施特色强农、品牌强农、质量强农、融合强农、科技强农、开放强农行动,成功走出了一条以茶兴业、以茶扶贫的产业扶贫之路。截止2020年10月底,永定区共有4万多农民参与莓茶发展,种植面积10.5万亩,年产值14.7亿元,已带动7112贫困户近2万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致富。其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特色强农,丰富莓茶产品。一是深挖产品特色。永定区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寒期短,昼夜温差大,莓茶生长环境好、品质优,食用、药用和保健价值高,开发价值大。永定区致力深挖产品特色,成功研发了莓茶饮品、莓茶面膜、莓茶牙膏、莓茶含片、莓茶黄酮营养液等系列产品,市场供销两旺,附加值不断提高。莓茶已成为了永定区人民的“致富茶”、信赖的“好产业”。二是强化政策引导。永定区出台了《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20)》、《永定区“张家界莓茶”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暨“5111”行动计划(2019-2023年)》等政策措施,在项目安排、资金筹集、力量配备、宣传营销等方面积极引导支持。目前已累计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1亿元用于莓茶产业发展。创建实施了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莓茶特色产业强镇(茅岩河镇)建设,引导了一大批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莓茶产业。全区现有从事莓茶种植、加工、销售的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101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11家,形成了“乡乡建基地、村村有合作社,户户搞产业、人人当股东”的产业发展模式。三是注重“造血”扶贫。突出贫困户主体作用的发挥,通过“一亩园经济”“两免一包”和新型经营主体以奖代扶等政策措施,发展“一亩园经济”莓茶基地5.7万亩,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75个,投入奖扶资金5250万元,基本实现了产品研发对接市场的多层次,产业扶贫对贫困户的全覆盖,充分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二、坚持品牌强农,打造莓茶品牌。一是积极培育品牌。永定区成立了以区长任组长的莓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莓茶办。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莓茶办,安排专人专抓。“茅岩莓茶”已被农业农村部认证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在参加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茶业交易(春季展)博览会,获“创新养生茶奖”,张家界茅岩莓有限公司的“茅岩莓”商标已被原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其产品已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湖南乾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天门郡”张家界莓茶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和2020第十二届湖南茶业博览会“茶祖神农杯”金奖。二是做大公共品牌。永定区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创建公共品牌,力争通过三至五年努力,打造张家界“百亿茶产业”,逐步将“张家界莓茶”打造成为国内外驰名的茶叶精品、世界名茶。成立了莓茶协会,制订了协会章程,对茅岩莓、土家贡等多个莓茶品牌进行整合,大力推广“张家界莓茶”这一公共品牌。成功申报了11个绿色食品和2个有机食品,制定了张家界莓茶种植和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两个地方标准,申报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快速唱响了“张家界莓茶”品牌。三是强化宣传营销。永定区多次组织举办“张家界莓茶”产业宣传推介会,累计完成现场签约近4.2亿元。中央电视台二套财经频道、七套农业频道、湖南卫视等70多家国内外新闻媒体对张家界莓茶进行宣传报道。开展“书记、区长直播卖莓茶”等活动,莓茶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如今张家界莓茶产品销往北京、上海等30多个省市及韩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

  三、坚持质量强农,提升莓茶品质。一是规划建设莓茶标准园。永定区严格按照张家界莓茶两个地方标准要求,实行标准化生产,在罗塔坪乡、三家馆乡、桥头乡、茅岩河镇等辖区内生态环境良好的绿色走廊线上,规划建设茅岩河流域、茅溪河流域、沅水流域3个张家界莓茶标准种植示范带,并以点连线、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建设莓茶绿色标准种植园5万亩以上,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推进区、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永定区在区级层面成立了区监管站、检测中心、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建立完善了监管档案及各项制度和标牌标识,规范化率达91%以上。积极推进农产品身份证管理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区域内莓茶系列产品和龙头企业全面实行身份证管理赋码标识并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三是积极创建莓茶质量安全区县。试点推行农产品“身份证”信用保险,按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标准从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标准建设、执法队伍建设、标准化生产、宣传培训等方面全域推进莓茶质量安全区县创建工作,多年来我区没有发生莓茶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四、坚持产融强农,发展莓茶产业。一是建立莓茶发展利益共同体。永定区积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订单农业、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务工就业和“五金一利”联结模式以及建立张家界莓茶兜底贫困户帮扶基地方式,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纽带,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民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五金一利”即土地流转有“租金”、基地就业有“薪金”、反包管理有“酬金”、超产分成有“奖金”、订单种植有“售金”、项目入股有“红利”,使参与莓茶产业发展的贫困户能稳定受益、长久受益。湖南乾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桥头乡熊家逻村开发荒山林地3250亩,已建成乾坤莓茶产业省级示范园、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五金一利”模式带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902户,2575人,全部实现了稳定脱贫增收致富。

  二是提升莓茶精深加工水平。通过奖扶措施,不断加强加工企业与科研研学的合作,莓茶深加工系列各种莓茶食品、莓茶礼品、莓茶美容品、莓茶药品保健品等“伴手礼”逐步得到有效开发。如张家界茅岩莓公司的茅岩莓保健茶、茅岩莓含片、茅岩莓牙膏,张家界灵洁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灵洁功能茶等产品市场热销,并逐渐成为了来张家界游客首选的地方特色产品。三是加强莓茶与文化、生态、旅游、康养等深度融合。永定区着力打造茶旅融合农业示范基地,开展采茶、制茶、品茶等一系列茶俗体验活动,进一步挖掘张家界莓茶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等多重功能和多重价值。为参与莓茶产业发展的农户人均增收2000至5000元以上。莓茶变成“致富茶”,“小茶叶”炼成“大产业”。先后成功争取到了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区(莓茶)、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莓茶)和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强镇(莓茶)等项目。

  五、坚持科技强农,加快莓茶发展。一是加强科技成果运用。永定区选派65名科技特派员到莓茶种植乡镇、83个莓茶种植专业合作社(企业)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及成果转化工作,带动5432户贫困户发展莓茶产业。如区派科技特派员秦禾望领办张家界茅岩河投资有限公司在三家馆乡千亩有机莓茶基地,开展了莓茶123产业融合发展推广开发工作,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脱贫。“我们年纪大了,每年就在莓茶基地锄草、施肥、采茶,有什么活就干什么活,一年光务工工资都有2万多元。”今年65岁的吴志国,老两口均为残疾人,说起企业进家门口带来的变化,来自三家馆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吴志国脸上挂满脸灿烂的笑容。二是注重科技发展引领。出台《永定区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县级示范园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认定张家界神州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张家界中世生态药业发展有限公司、张家界原产地莓茶园开发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评为永定区县级莓茶现代农业产业园,并从莓茶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资金中分别给每个创建主体20万元的产业引导资金奖励。三是推进“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2020年永定区完成了村级益农信息社省定建设任务149个(标准站46个,专业站57个,简易站46个),区级自建2个,共151个,在尹家溪镇马儿山村建成了有机莓茶“互联网+”现代农业物联网推广与网红直播示范基地。成为了张家界市率先建立的现代农业物联网基地,建立了电商多元化销售莓茶渠道,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格局,全区共有张家界微生活等9家莓茶电商企业。茅岩河镇安坪村的覃老平因为妻子生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正在为治病筹钱发愁的时候,安坪村开始搞莓茶种植试点,覃老平率先试种4亩,结果种植的第一年就收入5万多元。而今他种植了75亩莓茶,建立了电商多元化销售莓茶渠道,一年的收益有40多万元。

  六、坚持开放强农,引领莓茶发展。一是深化对外合作。永定区科学编制莓茶产业发展计划,规范莓茶产业发展。定期举办“张家界莓茶”发展论坛,谋划莓茶产业发展。永定区人民政府与湖南农业大学签订了莓茶产业发展(2018——2023年)战略合作协议,张家界茅岩莓有限公司与上海一润茶业有限公司,张家界茅岩河投资有限公司与北京澳特尔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等莓茶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签订购销协议,合同金额达3亿元,涉及莓茶生产经营主体52家,涉及农户1.2万户,每户增收2.5万元。二是积极参展促销。组织专业团队远赴上海、长沙、深圳等地举办“张家界莓茶”专题推介会,先后组织参加了“2019年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2020中国国际食品配料博览会”等重要节会活动,让莓茶影响力日益增强。三是争取国际认证。2019年度,张家界茅岩莓有限公司获HACCP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区2020年莓茶产品出口额预计为300万美元,实现年增长率为5.5%以上,逐步扩大了莓茶国际市场渠道。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