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7月17日拍摄的上海市杨浦区武川路222弄小区内原址拆除重建的新居民楼。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站在自己新房子的阳台窗边,卜爱珍脸上洋溢着笑容。上海市杨浦区武川路222弄新建起的一幢7层小高层,承载着她和家人“原地搬新家”的幸福。
过去近50年里,卜爱珍都居住在这个小区。老房子建于20世纪50、60年代,厨房、卫生间等要几户人家共用,配套设施十分落后。“我们住在一楼的两间房里,总共不到20平方米,还一年到头见不到阳光,多的时候住着全家六七口人。”卜爱珍记得,一楼住着三户人家,早上起来洗漱、上厕所要排队,房子见到白蚁、老鼠、蟑螂“一点也不稀奇”,地板、楼梯多处被蛀空,人走上去吱呀作响。
这样的不成套房屋,在武川路222弄小区曾有7幢,涉及居民153户,产权人为上海财经大学。多年来,居民天天盼着改善居住条件。但是,由于房屋仍具备厨卫设施,类型被定为职工住宅,长期以来都不在旧改范围内。
这是7月17日拍摄的上海市杨浦区武川路222弄小区内原址拆除重建的新居民楼(左)。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近年来,上海不断探索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升级改造的多种方式,俗称“拆落地”的拆除重建就是机制创新之一,有关部门出台相关办法,鼓励各区开展试点,形成成功案例。2018年1月3日,武川路222弄拆除重建改造项目启动,居民终于能在原址重建的新房中迎来新生活。
杨浦区五角场街道武东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浩江介绍说,区房管部门与上海财经大学紧密合作,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社区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多方努力下,2018年1月21日,153户居民选房签约工作全部完成。
居民搬离、施工队进驻……后续改造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有关部门根据原有房屋条件,有针对性地设计房型,以实现每户居民受益相对均等。今年4月,工程竣工,7幢老房“变身”5幢粉紫色和粉黄色相间的新楼,建成的158套成套独用一室户住宅中,153套用于安置居民,剩余5套作为社区公建配套用房。
杨浦区房管局城市更新和房屋安全科负责人陈颖说,改造后居民居住的套内面积有10余平方米的增量。居民办理入户后,可按照成套改造后公有住房出售政策办理手续,取得产权证。小区内原有的另外7幢成套老房屋,则将进行美丽家园改造,进一步提升整个小区的居住环境。
“新房有电梯,有独立厨卫,面积比以前大多了。站在阳台上,风景看得人心情舒畅。”办好了入户手续、拿到了钥匙,卜爱珍盘算着把新家装修得漂漂亮亮的。“装修好后还要散散味道才能住进来,家人都等不及了。”卜爱珍说。
这是7月17日拍摄的上海市杨浦区武川路222弄小区内原址拆除重建的新居民楼内景。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居民住房的更新、变迁,是上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缩影。在“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理念指导下,2017年至2019年三年间,上海共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147万平方米,受益居民7.5万户。
城市的有机更新,必须服务于民生需求的改善和城市品质的提升。上海市长宁区北新泾街道新泾六村的房子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曾面临住宅设施陈旧、停车困难、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等问题。街道党工委推进“精品小区建设”社区微更新综合项目,居民区活动室改建、污水管改造、加装电梯等工程一一完成,使原来的“老破小”变成了时尚新社区;中心城区延安西路上的新晋“网红打卡地”上生新所所在区域,也曾是封闭式科研园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功能搬迁后,内部的历史建筑一度缺乏保护与修缮。相关更新项目从2016年开始推进,2017年,这里已经换了新颜,办公、娱乐、文化、社区服务等多种业态受到附近居民普遍欢迎。
7月13日,上海市城市更新中心揭牌成立。作为上海市统一的旧区改造功能性平台,该中心将着力创新旧改机制,推进旧区改造、旧住房改造、城中村改造及其他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促进人民城市更加宜居。(新华社记者郭敬丹、吴振东,参与采写:徐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