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7月16日拍摄的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盛夏夜,贾家庄村贾街小吃街,食客如织。一场主题为“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大联欢”的网络直播,在街口戏台上如约开启,讲述着三代贾家庄“年轻人”奋斗圆梦的故事。
这是7月25日拍摄的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村“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主题文艺联欢会。新华社发
61年前,取材于贾家庄的奋斗题材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火热上映,这个黄土高原上的村庄因此名动全国。
时间长河奔流不息,历史现实交相辉映。
从“有女不嫁贾家庄”的“恓惶村”,到远近闻名的乡村生活样本,山西汾阳贾家庄村靠着一代代年轻人自强不息的奋斗,上演着一幕幕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剧情。
“不当百万富翁,要建亿万富村”
每天早上起床后,92岁的村民武士雄都会推着轮椅在村里的广场走一个多小时,有时还会在健身器械上拉伸、活动。
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村村民武士雄推着轮椅在村里散步(7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伟 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武士雄还会和村里200多名老人一起,在广场旁的日间照料中心吃免费的早饭和午饭,看老伙伴们跳操、唱歌、下棋、打牌。
“每天吃的饭不重样。每隔一两个月,村里还组织老年人免费体检。”武士雄说,当年改碱治水吃下的苦,终于变成了现在的“甜”日子。
新中国成立前,贾家庄是远近闻名的穷村。4000亩土地中2800多亩是盐碱地,平均亩产只有几十公斤,村里“讨吃要饭多、光棍多、卖儿卖女多”。
1952年,贾家庄在汾阳率先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改碱治水,让田地多产粮食。
改碱治水是个重体力活。关键时刻,村里的年轻人站了出来。在党支部书记贾焕星的带领下,宋树勋、邢宝山、武士雄等六七十名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奔向盐碱滩。“为了排水,光大渠就挖了几百条。”当时担任团支部书记的武士雄说。
十多年过去,贾家庄人靠着肩挑手挖,硬是把所有盐碱地变成了亩产800斤、“地成方树成行”的良田。驻村作家马烽以此为原型,写出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作品。
贾家庄村的村民在“改碱治水”(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幸福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着艰苦奋斗得来的。”回忆起那段岁月,武士雄仍是十分感慨。
吃饱肚子的贾家庄人,没有停止奋斗的脚步。
1986年底,时任党支部书记邢利民将自己办的企业上交给村集体,和其他村干部一起一心一意发展集体经济。“不当百万富翁,要建亿万富村。”他说。
这一年,邢利民36岁,其他村干部有一半年龄在40岁以下。一帮年轻人带领着村民开启了贾家庄的创业之旅。
经过数十年发展,贾家庄集体资产从当年的400万元增至10个亿,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从796元增至3万多元,道路、公园等基础设施和住房、饮水、天然气、养老等普惠式服务不断提升。
69岁的贾家庄村原支部副书记张增亮说,正是由于当时的年轻人甘于“亏了我一个,富裕全村人”,才有了今天的共同富裕。
这是7月16日拍摄的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在希望的田野上圆梦
外表文静的“90后”赵欢,是贾家庄旅游公司下属酒店的前台服务员,也是贾家庄拔河队的骨干队员。这支队员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35岁的队伍,每年都要出去参加比赛,并获得过全国拔河新星系列赛亚军。
“村里的文体活动几十年都没断过。”赵欢说,每年村里都会举办灯会庙会、村民晚会、文艺竞赛、音乐节、篮球赛等各类文体比赛。
贾家庄旅游公司下属酒店的前台服务员赵欢(左)在为客人服务(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伟 摄
“农民的小康生活,应该是全面的,不仅要有物质保障,更要用精神文化来升华。”贾家庄村党委书记邢万里说。
贾家庄周边早年曾流传一句话:“有女不嫁贾家庄,嫁到贾(家)庄受恓惶。”如今,这句话变了说法:“不要车,不要房,只要嫁进贾(家)庄的‘和谐家庭’。”
“两手抓两手硬,歪风邪气吹不进。”1991年,随着集体经济快速发展,贾家庄村党支部决定以家庭为单位,党员带头,开展“社会主义新型农家竞赛”活动。
2006年,这项活动升级调整为“新世纪和谐家庭竞赛”。贾家庄村负责这项工作的武建生说,活动将办好事、孝敬老人、集体劳动、维护环境卫生等村规民约细化为评选标准,解决了村规民约悬置问题,而且通过考核、奖励对村民形成约束和引导。
30年春风化雨,贾家庄形成了良好的村风、家风、民风。“平常开展扫雪、打扫卫生等义务劳动,喇叭一响,村民就全出来了,而且都是先大街后小巷,最后才扫自家门口。”武建生说,别说违法乱纪、上访告状,这些年村里连邻里纠纷、家庭矛盾都很少。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入夏以来,贾家庄村里格外热闹。除了来村开展培训和素质拓展的多个团体,每周末都要涌入上万名游客。游客们或在村里的汾州民俗文化园、艺术中心转一转,或漫步贾街,尝一尝各地小吃。
在贾街对面不远处,贾家庄参与建设、投资7亿元的国际双语学校正在加紧施工。不久的将来,这所学校带动的教育产业,将与文化旅游、酿酒等产业一起,撑起贾家庄令人憧憬的未来。
贾家庄村党委书记邢万里(左)在查看村里的国际双语学校建设情况(7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伟 摄
张增亮说,贾家庄今天的热闹光景,得益于村支部几次关键时刻与时俱进的改变,更见证着新一代年轻村干部的成长与担当。
20世纪90年代初,贾家庄以“滚雪球”的方式,一口气办了20多个企业,集体经济大有起色,但跟一些先进的村子比,仍是“小打小闹”。
经过考察论证,老支书邢利民乘着乡镇企业大发展的东风,带领村民在1995年咬牙上马了一个年产10万吨的水泥厂。随后,水泥厂产能逐渐发展到50万吨,年均收入2000多万元,成为贾家庄“二次腾飞”的支柱。
进入21世纪,贾家庄的改变仍在继续。2005年,大学毕业后在外创业的邢万里回到村里,同时带回了山西第一个拓展培训项目。“当时每年能够吸引2万人来村培训。”邢万里说,这让他意识到村里发展旅游业是可能的。
为了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在邢万里的建议下,贾家庄在2009年建起一个四星级酒店,并成立了旅游公司。邢万里被村两委请回来担任公司总经理,并被选为村委会副主任。
邢万里带着一帮年轻的“小伙伴”,开始整合村里的旅游资源,挖掘村里的文化元素,建起村史展览馆、马烽纪念馆、汾州民俗文化园、贾街等旅游设施。
2015年,贾家庄再次面临抉择。“国家要求淘汰落后产能,村里的支柱产业水泥厂要么关停,要么投入四五亿元进行技改。”邢万里说。经过讨论,贾家庄决定关停水泥厂,彻底转型,走绿色兴村的路子。
关停后的水泥厂区并没有浪费。村里把厂区改造成工业文化创意园区,建起艺术中心、作家村、种子影院等,成为贾家庄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另一只翅膀。
这是7月16日拍摄的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村工业文化创意园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这是位于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村的种子影院(7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2017年底,39岁的邢万里当选贾家庄村党委书记,与其他5名年纪相当的年轻人和3名老同志一起组成村两委班子,扛起新时代带领贾家庄振兴奔小康的旗帜。
成功举办“电影短片交流周”“吕梁文学季”,年旅游人数突破200万人次,40多名在外打拼的年轻人重新回到村里……在不同的时代,“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又聚到了一起。(记者赵东辉、晏国政、孙亮全、张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