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曲县皋落乡岭回村的脱贫攻坚文化墙格外引人注目。崔松良摄
夏日的大宁县三多乡楼底村,绿意葱葱,生机盎然。
坐在地头看着成片的树苗,63岁的刘英明感慨万千。“没料到,老了老了日子红火了!造林合作社真是好,让我们在家门口赚到钱,不仅脱了贫,还过上了好光景!”
这些年,发生在三晋大地上这样的变化,生动诠释出精准扶贫的“山西答卷”——
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省坚持务“实”求“精”,高效释放扶贫制度红利,贫困堡垒一个个被攻克。到2019年年底,全省贫困人口由建档立卡初的329万人减少到2.1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3.6%降到0.1%以下。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为脱贫攻坚战带来新的挑战。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我省各地战“疫”战“贫”齐发力,“硬核”出击迎完胜。
下足绣花功夫 做好精准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中阳县神圪垯村,地处沟壑纵横、梁峁交错的吕梁山腹地,一直以来是纯农业经济的贫困村。
在精准扶贫春风吹拂下,神圪垯村旧貌换新颜,村里不仅“面子”亮了,“里子”也大为改善。2017年年底,全村实现脱贫摘帽。村民康有糕说:“这几年,村里一年变一个样。吃水方便了,村容村貌改善了,一出窑洞还能看见江南风格的建筑,这是想也不敢想的事!”
产业兴村、旅游兴村,神圪垯村气象一新,如今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美丽乡村建设。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发展产业和就业、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每个贫困户脱贫背后,都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场需要拼搏的硬仗。
脱贫攻坚,要瞄准靶心。
抬头是山,低头是沟;种什么?养什么?成了右玉县元堡子镇小油坊头村长期没有想明白的“糊涂账”。
小山村咋脱贫?第一书记姜瑞鹏和驻村工作队员入农户、摸贫情,因地制宜发展有机马铃薯、有机葵花等产业,带农促农增收。如今,村民的钱袋鼓了,脸上的笑容多了。
几年的扶贫历程,姜瑞鹏的体会是,精准扶贫是个制胜法宝。要脱贫、想致富,必须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交好脱贫攻坚“明白账”。我省组织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大数据核查比对、动态调整,动态管理常态化,确保应纳尽纳、应扶尽扶。
拔掉穷根,要选准路子。
榆社县胡子沟村61岁的赵建青告别住了几十年的土窑洞,搬迁到县城的惠民家园移民小区。她说,想也没想过能从山沟沟里搬出来。刚搬进来的头几天,屋内屋外转个不停,高兴得睡不着觉。
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根本之策。在全省,36.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赵建青一样迁入了新居。
搬迁只是方式,脱贫才是目的。我省在各移民安置点引进企业,增设扶贫车间,让移民群众安居乐业。截至4月29日,全省已建扶贫车间879家,吸纳贫困劳动力1.85万人。
发扬实干作风 激发内生动力
决战贫困,可以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探究58个贫困县的脱贫密码,最重要的一条是党员干部冲在第一线、干在最前列,激发起广大群众改变命运的斗志和力量。
以上率下,撸起袖子“加油干”——
新一轮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五级书记”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5万多名驻村干部投身一线,与贫困户并肩克难,不获全胜不收兵。
在阳高县正峰涧村,第一书记叶建军以党建为切入点,创新开展农村党组织“1+6”创建活动,激发脱贫斗志、提振脱贫信心;在平陆县大涧北村,扶贫工作队长钟小兵紧盯产业扶贫,瞄准市场,因地制宜发展红薯产业,小粉条挑起村民增收“大梁”。
扶志扶智,提振群众“精气神”——
人有精神土生金。在脱贫攻坚中,我省多措并举,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7126个村开办周末学堂、农民夜校,设立孝善养老基金536个;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12853名,引领带动贫困户生产增收。
葛宏伟曾是吉县文城乡柏树村贫困户。对奋斗的执念,抽掉了身上的“懒筋”,也撕掉了贴在身上的“等靠要”标签。
“前几年我家住的还是土窑洞,如今住上了新平房,全靠家里的6亩苹果园,年收入约10万元。好日子没有终点,脱贫只是第一步!”葛宏伟脸上洋溢着微笑。
回首过往,葛宏伟意味深长地说,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汇聚合力,迈开步子“借力干”——
各地健全组织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多声部”唱响脱贫攻坚“大合唱”。
借力帮扶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牵手”天镇县玉泉镇6个村后,将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光伏扶贫等项目落实到村、到户,以实干赢信任,给帮扶贫困村带来了新气象和新活力。
借助市场力量。长治市采取“品牌+”扶贫超市的形式,汇聚万余家合作社合力,带动3万多贫困户增收,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协调大型采购商和电商平台,开展“线上线下”“一对一”产销对接,帮助农产品融入大市场。
今年春天,为了把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我省连续出台政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聚焦突出问题 确保脱贫成色
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全省各地创新加力,拿出了“新方案”“硬办法”。
聚焦深度贫困。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我省就有吕梁山、燕山-太行山两个,尤其是10个深度贫困县,更是“艰中之艰、难中之难”。面对重压,我省出台攻坚深度贫困《关于聚焦深度贫困集中力量攻坚的若干意见》,持续打出政策、资金、项目、帮扶“组合拳”,围歼深度贫困。
石楼县是我省的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这里沟壑纵横,地形破碎,脱贫难度大。
决战贫困中,借助生态脱贫、发展产业、易地扶贫搬迁等硬举措,全县提升产业层次,筑牢脱贫根基。去年,石楼县脱贫了,贫困发生率从54.76%下降到0.31%。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出台实施意见,统筹整合各方力量,全面起底排查,全力对标提升,全程跟进落实,补上一个个发展短板。
阳坡泉村是偏关县城东南部的一个贫困村,缺水一直是村民们的一块“心病”。去年10月,阳坡泉村拥有了自己的一口新井,村民们再也不用过开挖旱井收集雨水的日子了。村民范东平说,新井出水那几天,大家兴奋不已!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这真是一口“幸福井”!
聚焦围绕脱贫成果巩固。各地严格落实“四个不摘”重大要求,强化产业和就业扶贫,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加强各类扶贫资产管理,消除贫困存量,筑牢返贫防线。
今年我省还有2.16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为了啃下“硬骨头”,我省实施挂牌督战,密集出台稳就业保增收的政策措施,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大山深处,湫水河畔,一栋栋塑料大棚整齐排列,在夕阳下泛着金光,这是临县丰林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香菇生产基地,年产香菇菌棒400万袋。
龙头舞,产业兴。公司实施“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辐射周边12个村13个合作社,带动贫困户265户稳定增收。
省扶贫办主任刘志杰表示,发展产业不仅是实现脱贫、稳定脱贫的根本举措,也是确保持续增收、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58个贫困县正以昂扬奋进的姿态,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小康可期、梦想可及!(记者赵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