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的不断提升与普及,相对于实体店,现在很多消费者都喜欢去线上消费,原因在于线上消费方便,第二就是相对于实体店,线上消费便宜很多。但是往往就因为便宜,有些商家便就打上了这方面的主意。一箱同品牌的纸巾网店就要比实体店便宜十几二十元几近一半。一件同品牌同款的服装网店售价与实体店相比相差几百元之多。同一款看似一样的电视机线上线下价格相差千元。而且件件爆款。说到此,不禁有人会问难道现在的商品溢价都这么高吗?难道现在的大众消费品的利润就这样的高?或许这里有猫腻。
电商专供款真的和实体店一样吗?资深商家道出原因其实我们所说的电商专供和实体店的商品外观看似是一样的,但是内部的电路板或者是颜色都会有不一样的地方,所以要是不仔细看的情况下就会被骗,所以那些电商平台上说电商专供款和实体店一样的大部分都是忽悠消费者的,同样的商品电商专供款和苏宁易购实体店、国美电器实体店以及京东家电的差价大概在几千块左右,这样的商品看似是消费者占了便宜,但是实际上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记者调查发现,网上不少商品与实体店相比尽管价格便宜不少,但存在“同款不同质”的情况。有人指出,这些款式外观看似与线下商品并无二致的“电商专供”,在产品规格、售后服务等方面却大相径。
譬如在前不久刚过的“618”电商大促期间,有不少消费者反映,网上搜到同品牌同款商品的价格虽然便宜不少,但收到货后却与实体店有差距。有业内人士指出,不少商品实为品牌的“电商专供”款。相关专家表示,“电商专供”商品并非假货,但部分商品存在“低价劣质”等问题,而不少消费者在标识不明亦或者是在价格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常被“电商专供”商品“套路”了。
杭州市民薛女士向某媒体记者反映,有一次在某电商网站购买了一箱心相印的纸巾,促销价格比超市价格便宜15元左右,结果买到手后发现,纸张比超市买的薄,而且形状也小一些,当她与店家交涉时,客服人员明确表示,此类商品都是电商专供与实体产品有差别也是正常的。
然而根据市场调查显示,薛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各大品牌纷纷融入电商,很多品牌为了争夺线上客源,用低价来吸引消费者,为此部分商家将某些商品作为“电商专供”,相对于实体,其产品价格确实低廉,然而却存在质量差别。据相关机构统计显示,目前“电商专供”产品品类丰富,主要“藏匿”于鞋服、箱包、家电、卫浴、纸品等,相对于电子类的相对会少很多。
记者在多家电商平台上看到,有些店家会特意标明某些商品是“商场同款”,以区别于“电商专供”款,但绝大部分商品并未有相关标示,导致不少消费者以为“买到就是赚到”,其实却有可能隐藏了“低价劣质”的猫腻。
此前,浙江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宁波市消保委通过线上线下不同渠道,购买了40组对比样品,委托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做了检测,结果发现“电商专供”有猫腻。比如,不同渠道购买的标称美的C21-RH2133S多功能电磁炉,外观、功能标示是一样的,但是拆开以后发现,网购电磁炉比线下款少了一些电器元件。
宁波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这些元器件的缺失,可能不会造成电磁炉使用性能和安全指标上的差异,但在用料方面,线下产品显得用料更足,成本应该更高。
据国内资深电商维权专家姚建芳介绍,目前“电商专供”商品存在几种情形,即同款不同质、同牌不同质、盗用品牌。“电商专供”商品虽为统一品牌方生产,并非假货,但也存在服务短缺问题。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这里的“货”不仅仅指商品质量,也包括商品售价中包含的服务价值。
不过,并不是所有“电商专供”都有问题,例如,记者看到如今很多食品厂商与一些较大的电商平台合作,推出“联名款”“定制款”,“电商专供”也成为一些品牌的营销方式。
那么,部分消费者在未见明确标示的情况下,购买到了“低价劣质”的“电商专供”商品,商家是否涉嫌虚假宣传?平台应该履行怎样的责任?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对此,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电商专供”不应是“低价劣质”的代名词,“电商专供”商品同样应该是具有商品使用性能的合格产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十七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甘海滨律师表示,如果遇到“电商专供”声称与实体店“同款”,但实际不一致的情况,其行为构成虚假陈述或欺诈。对于此类“电商专供”的欺诈行为,根据电子商务法的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及时断开相关链接、并责令其改进,并不得删除消费者对平台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进行的评价。否则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将承担相关责任。
对于这种爱动歪脑筋的商家,相关部门应“线上线下”齐抓共管。既要加强市场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全方位监控“电商专供”商品的各级经销商,又要在从严执法上着力。对于消费者投诉举报的相关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一要对“电商专供”多些核实,不要盲目追求低价,要仔细看清楚商品的配置、参数等具体信息;二要有必要留存消费凭据,以便买到不合格商品或者“低价劣质”电商款商品时及时维权;三要对“电商专供”商品套路多些警醒,远离那些不守信用、差评较多的商家,不给不良商家违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