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备付金缴存大限终至。在经历两年漫长的过程之后,第三方支付躺着赚钱的时代终结了。
“备付金”指的是支付机构为办理客户委托的支付业务,而实际收到的预收待付货币资金,长期以来,这是为支付机构带来巨额收入的“大蛋糕”。
2017年1月13日,央行发布《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开启了备付金缴存大幕。该通知要求,自2017年4月17日起,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该账户资金暂不计付利息。随后在2018年6月发布的《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规定2019年1月14日实现备付金100%集中交存。
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备付金从支付机构手中“移交”至人民银行,又暂不计息,对行业及公司自身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很多支付机构的主要盈利来源由支付业务转向利用备付金赚取利息收入,此举相当于无风险套利,只要吸纳和占用客户资金就能够躺着赚钱。与此同时,备付金带来的诸多乱象,使央行逐渐加大了对支付机构备付金监管的力度。
业内人士分析,“备付金利息收入被砍掉后,实际上支付机构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利润来源,而且会增加支付机构的成本。”
不可否认,伴随着行业强监管的持续,支付市场洗牌和整合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这种整合和洗牌体现为:一方面大型支付机构的固有优势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小型支付机构则面临生存危机。数据显示,央行已经注销逾30张支付牌照,不少中小支付机构已经“离场”。
从一照难求到有价无市
第三方支付业务主要分为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和银行卡收单三类。其中网络支付又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等。
对此,不少人士坦言,具体从第三方支付牌照类型来看,移动支付和互联网支付还是很有升值空间的;但银行卡收单、预付费卡受理与发行牌照则市场空间有限。
2015、2016年是第三方支付牌照并购高峰期,不少巨头、互联网金主都在寻觅优质的牌照,其中互联网支付业务牌照最受欢迎。在第三方支付的业务中,网络支付和银行卡收单是价值最高的两类。
2016年9月因违规从事支付结算业务的美团收购了钱袋宝,其牌照中除了常规资质,还包含一项罕见的跨境支付资质。据业内人士透露,最后交易总价超过12亿。但美团点评不肯透露收购价格,这个数字未能得到其证实。
2016年以来,小米、恒大、美的、美团点评、唯品会、国美等都通过并购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
2017年,收购牌照的主力军分为两股:把金融提到战略高度的互联网公司,和急需新概念到股市圈钱的上市公司。滴滴在2017年12月花费3个亿曲线获牌。
过去的2018年,第三方支付牌照经历的过山车般的下降。
2018年上半年有媒体报道称,一张包含5项业务的牌照,最高叫价可达30亿元,公允价格至少也在12亿元以上。
当时多位业内人士谈及牌照价格上涨的问题时分析指出,主要还是因为监管收紧,支付牌照成稀缺资源;再加之一些中小支付企业在竞争之下所占市场份额小,利润并不高,所以手里那张牌照成为资本追逐的焦点。
不过2018年下半年,网上就不断有关于“第三方支付牌照价格缩水”的消息见诸报端。《证券日报》的一篇报道指出,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成交价已经从之前的8亿~10亿元下降到3亿~4亿元,出现“有价无市”的情况。
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迅速降温,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离不开市场格局和监管这两个主要因素。
从市场格局方面来说,腾讯、蚂蚁金服两大巨头已经将市场的绝大份额占去,留给其他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空间不多。根据易观数据显示,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与财付通旗下微信支付分别以53.76%和38.95%的市场份额占据支付市场绝对份额。
“现阶段整个支付市场是支付宝、微信支付这两大巨头割据的现状,他们已占去了市场超过90%的份额。”一业内人士指出,“而且这两大巨头的用户粘性高,这意味着,其他支付公司要拓展业务很难,所以身价没有以前高。”
进一步看,市场格局既定的情况下,意味着潜在的牌照需求者也少了。上述业内人士认为,此前第三方支付牌照价格被热炒,很大原因是当时有不少行业巨头都想通过收购的方式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而经过前两年的并购,基本上该有的都有了。
其次,从监管层面来看,“断直连”、备付金集中存管等多重监管加码,使得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原先三方机构中的主导地位被削弱,同时大部分以备付金为主要利润来源的机构利润受限甚至可能加速出局。种种原因之下,牌照价格缩水是必然。
千万元罚单之后 严打“反洗钱”
随着金融监管趋严,支付清算等业务违规成为央行整顿重点。
2018年4月,央行支付结算司下发《2018年重点抽查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明确了对支付行业检查的重点,包括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整治、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支付机构备付金管理、“二清”违规行为、“断直连”情况等几大方面。第三方支付行业人士普遍感受到了强监管高压:监管罚单不断、牌照管理收紧。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第三方支付机构收到央行各地的罚单数量127张,其中涉罚金的105张,累计违规罚金及罚没总额已超过2亿元,是上一年罚额的近7倍。
一个重要的变化是,2018年大额罚金罚单密集出现,千万元级以上罚单数6起,100万元~500万元罚单数8起。
具体来看,2018年,因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央行深圳支行对智付支付开出巨额罚单,没收违法所得约1108万元,并处罚款约1453万元,罚没金额合计约2561万元;2018年6月15日,银盛支付因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被罚没2247万元;2018年7月份,卡友支付因违规被处罚2582.5万元;2018年8月份,中国央行营业管理部对国付宝公司给予警告,合计罚没4447.2万元;对联动优势公司给予警告,合计罚没2424.8万元;2018年9月份,杉德支付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央行合计罚没金额2473.3万元。
“千万元罚单”的背后是监管进一步趋严,同时也折射出监管对消费者保护的重视。
银盛支付被罚,就是源于消费者的大量投诉,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根据线索对银盛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网络支付业务开展了执法检查。经查实,银盛支付公司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此外,根据相关统计,105张罚单中,违反非银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罚单案例最多,达到了37例;其次是违反收单业务;而2018年全年,涉及外汇管理条例、反洗钱规定的罚单19例,相比往年数量明显增加,今年1月1日起,之前反洗钱针对的大额可疑监控将覆盖所有的第三方支付机构。
自2018年3月份起,央行对非银行支付机构进行反洗钱现场检查。此后,多家支付公司由于反洗钱不力,遭到处罚。加强反洗钱监管,特别是提及加强跨境汇款业务的反洗钱工作,无疑为当下火热的跨境支付敲响警钟。
业内人士判断,第三方支付行业野蛮生长结束,合规化、严监管是必然趋势,整顿过程中优化牌照资源配置,必然会淘汰一批第三方支付企业,实力强、合规化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将凸显。
2019年,监管与合规仍然是“主旋律”,监管部门对于支付机构的处罚力度应该不会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