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证书花钱就能办、产品检测环节存在漏洞、伪有机挤压真有机……前不久,有机农产品认证中的种种问题被曝光,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不少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于“吃得到”,而是更加关心吃得是否安全,是否有品质。有机农产品认证乱象存在哪些原因?怎样促进我国有机产业健康发展?记者为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乱象——有机认证存在诸多问题待解
销售混杂、以假乱真、产地溯源不实、使用违禁化肥……当消费者来到超市购买有机蔬菜时,想的是花上一倍甚至数倍的价格,便可以吃得放心吃得安全。然而事实上,超市售卖的有机蔬菜套路重重,各种“李鬼”蔬菜让人防不胜防,部分“有机产品”还被检测出禁用农药残留。
那么,这些有问题的农产品是如何披上“有机”的外衣的呢?
记者在网上联系了几家声称能够办理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机构,均表示“只要我们接了,就会保证你通过,拿到证书”。
在记者问起如果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化肥农药是否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合格时,业务员表示“我们这边有技术人员帮您做资料”“都是到与我们协议合作的实验室里做检测,这块是可控的”。
甚至其中有一家认证机构,连最基本的信息还没有核实清楚,便直接回复“这个做下来要13万元,不含外审员差旅食宿”。
消费者眼中代表着健康绿色的“有机”,在一些认证机构看来,变成了一笔可以洽谈的买卖,对一些商家而言,也仅是一个能使产品卖价翻几番的“标签”,而商品质量如何并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
现在,得到这个标签甚至都不需要“认证”那么麻烦。记者通过电商平台联系到某标签定制商家,在表示要在定制的标签上加某“有机食品”的标志后,客服立即答应。
有机农产品乱象迭出,有关机构标准混乱,“认证”变成了“卖证”,“有机”变成了“危机”。这些乱象,不仅危害了农业标准化、绿色化发展之路,也让消费者正当权益受到了损害。
一位从事多年农产品生产的企业负责人说,有机农产品市场鱼龙混杂,一些以次充好的产品进入市场,已经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福建信龙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有机农产品出口的大型企业,生产的食用菌需要经过400多项检测,80%以上销往日本、美国和东南亚等地。公司副总经理邱小龙说:“国内市场上假有机太多,导致真有机产品生存空间不足,因此企业被迫去开拓国外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在我国,由于有机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少数认证机构操作不规范,部分生产企业诚信自律意识不强,监管职责不够清晰,监管能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有机产业健康发展。
因此,科学审视我国有机产业发展的问题,剖析其原因并理性地寻求解决之道已经成为管理部门、专家和企业的共识。
深思——乱象之果并非一家之过
为何有机农产品市场会出现上述种种乱象?问题的出现,让业界专家和管理部门都陷入沉思。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市场对于有机食品的认识仍有误区,产业盲目发展问题突出。“有机产品是个舶来品,民众对有机概念的理解尚不到位,认识仅仅停留在食品安全层面,忽略了有机生产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多数生产者仅仅被有机产品的市场高价所吸引,盲目开展有机产品生产。有的地区在未充分调研的情况下就做出了全域发展有机产业的决策,并对生产企业实施奖补政策。在市场发育不成熟、专业营销相对滞后的条件下,目前有机产业盲目发展,供求关系不平衡,消费信息不对称,造成许多企业难以盈利。”该人士说。
他分析指出,在此基础上,部分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未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以次充好,导致产品质量难以保证。部分生产资料供应方为提高有机投入品使用效果,隐性添加化学农药和肥料,导致有机产品检测不过关。同时,有机生产环节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导致一些有机生产企业面对病虫害风险无计可施,只好继续采用常规农业投入品和生产技术。
专家指出,部分机构违规认证、弄虚作假,监管职责不清晰,市场建设滞后等都是引发有机产品乱象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有机产品认证机构数量由2015年年底的24家猛增至目前的70余家,大多数认证机构存在业务少、盈利难的问题,导致了认证行业恶性竞争。部分认证机构为获得认证业务,对企业实施“小包”“大包”等潜规则服务。同时,部分认证机构迎合企业需求,降低认证收费、执行标准,甚至通过给回扣的形式拉业务,导致行业乱象丛生。此外,咨询代理机构的不规范操作也加剧了有机行业的混乱状况。
“目前,有机产品专业营销渠道和营销平台尚未建立健全,未对有机产品概念、品质和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和准确宣传,加之盲目发展,导致部分有机产品供大于求,甚至出现产品滞销或按照常规产品销售的情况,没有收获优质优价的品牌效益。同时,部分商家存在销售假冒有机产品的现象,进一步扰乱了市场秩序,说明监管部门的监管需要加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霍学喜说。
“我国农户一般为小规模生产,分散化经营,在基础原料的生产过程中,技术规程和标准差异化很大。”霍学喜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哪个部门进行食品质量安全的标准化监管,都很困难,这也是农业和食品产业发展过程中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的一个基础性问题。”
“农产品市场的优质优价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真正的好产品卖不出价钱,而那些按照标准进行生产的农民又不一定得到回报,投入和产出没有一一对应,这便产生了有机食品的乱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
破题——制度监管立法均须跟上
不断涌现的有机产业乱象不仅侵犯消费者的权益,更威胁着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个问题能否妥善处理,直接关系到质量兴农、绿色发展,从而实现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大计。专家表示,农产品“有机乱象”问题亟待破解。
专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外有机产品认证从民间发起,主要以民间机构认证为主,包括营利和非营利认证机构两种。80年代之后,许多国家政府开始介入有机产品认证管理,推行认证机构许可制度,由本国农业部门对认证机构进行审批许可。同时,部分国家还专门设立了官方认证机构,将有机产品认证公信力与政府主管部门监管职责紧密关联,如美国农业部下设的国家有机标准委员会为美国唯一的官方认证机构,意大利、丹麦、泰国等国农业部也设立了官方认证机构。而我国有机产品认证采取开放式、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将认证业务定位于第三方中介服务,认证机构都是公司性质,缺乏政府主导官方机构的示范引领。
“针对目前认证机构小而散、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建议提高认证机构准入门槛,建立严格的入门审批制度,合理控制认证机构的数量。同时,鉴于有机产品绝大部分都是食品,涉及公众的健康安全问题,消费者普遍认为认证质量与政府公信力密切相关,应鼓励官方机构和非营利机构参与认证工作,并促进有机产品认证向公益化方向转变,避免认证机构因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影响公正性。”一位行业资深专家说。
专家建议,在有机产品监管方面,应尽快出台针对有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明确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能职责。建立统一的《有机产品认证风险检测项目目录》,规范有机产品和环境监测标准。加快有机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实施严格的市场监管,加大对假冒产品的打击力度,净化有机市场。在认证机构监管方面,应建立认证机构公信力、权威性考核评价公示机制,对违规失信的认证机构一经发现,立即淘汰。在认证环节监管方面,以发现问题为导向,在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和抽检的同时,加强日常监管和跟踪监管,保障认证监管环节无死角、无漏洞。
“要改革监管制度,创新监管机制,优化监管战略,这个工作目前还远远没有做到位。”霍学喜说,这表现在以往监管制度和相关政策在新的物流方式和交易方式下的滞后。以电商平台为例,买卖双方可直接通过网络支付系统和第三方物流进行交易,许多农产品可由产地直接运到消费者手中,在这个过程中便脱离了监管部门的监管,“因此,进一步整合监管资源,进行监管创新,满足时代需求,这是十分必要的”。
“要解决有机农产品的乱象,还要解决生产的标准化问题。”李国祥说。而这种标准,不单单是制定层面的,更重要的是其可落实性和可操作性,这样制定出来的标准才具有权威性,才不会被束之高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