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的汽车,铁打的召回。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汽车召回屡见不鲜,消费者也不再视其为洪水猛兽。
然而,2017年的汽车召回总量再一次爆表。查阅过往数据我们发现,近三年来,我国年度缺陷汽车召回数量每年增幅均超过50%,其中2017年增幅达到77%,连续4年刷新召回数量记录。
手机端用户动画版详情,请戳我
其中,安全气囊仍是各派系汽车召回难逃的“毒瘤”,而德系车难逃发动机顽疾;自主召回体量最小,问题却也最突出;EPS涉事总量不多,却被平时不吵不闹的美系车“抢了风头”……
究竟2017年,哪一派系车被质检总局“查水表”最频繁,而哪些汽车部件最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基于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数据,新浪汽车带您一起复盘2017汽车召回始末。
召回总量刷新记录
基于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的数据,2017年,国内各主要汽车产品生产者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共251次,涉及品牌49个,召回缺陷汽车2004.8万辆,召回数量同比增长77%,连续四年刷新年度召回数量记录,召回规模已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从召回规模规模看,去年我国召回总量远超德国、英国、日本等汽车市场发达国家,召回规模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位,当然这与我国是世界最大汽车消费市场的因素有关。
其中,进口汽车召回145次,涉及车辆181.06辆,约占2017年召回总数量的9%;国产汽车召回106次,涉及车辆1823.74辆,约占2017年召回总数量的91%。其中,自主品牌汽车召回23次,涉及车辆1479700辆,约占2017年召回总数量的7%;合资品牌汽车召回83次,涉及车辆16757738辆,约占2017年召回总数量的84%。
时间上,去年的召回活动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去年9月,高田气囊事件被曝光,国内爆发了多起大规模召回事件,因高田气囊事件共38家汽车企业实施召回126次,导致当月乘用车召回数量超过了967万辆。
高田气囊:史上“最坑队友”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从召回原因来看,包括了气囊安全带问题、发动机故障、电子转向助力、电器设备、燃油泄漏、转向缺陷、蓄电池传感器短路、牵引臂断裂等等问题。
与2016年一样,2017年由于气囊和安全带问题而引发的召回数量仍然最多,共计80次成为重灾区,涉及1063.8万辆,分别占2017年召回总次数和数量的32%和53%,原因还是由于高田气囊事件和由其引发的安全气囊危机。受此影响,近两年国内由于气囊安全问题导致的召回总数激增。
其次是发动机,共召回45次,涉及409.56万辆,占召回总数量的20.4%;第三是转向系统总成,涉及车辆175.7万辆,占召回总数量的8.8%;第四是电气设备总成,涉及车辆165.5万辆,占召回总数量的8.3%;第五是车身总成,涉及车辆80.5万辆,占召回总数量的4%。
此外,去年的召回里,单次大规模召回活动频繁。从历年召回统计数据看,在召回数量排前10名的召回活动中,有6次是在2017年实施的,其中1次超过200万辆、3次超过100万辆,并且部分大规模召回活动是由同一问题引发,比如高田气囊,汽车产品缺陷问题逐渐呈现多品牌、跨区域、集中化的趋势。
德系车:全方位躺枪
从车系来看,2017全年德系品牌召回数量远超其他国家品牌,德系共召回车辆达到1097.9万辆,占召回总量的54.76%;美系召回汽车405.6万辆,占比20.23%;日系召回汽车370.3万辆,占比18.47%。仅德美日系车型的召回量,就超过了全年总召回量的九成。
从自主品牌汽车全年召回情况来看,2017年度发生召回涉及到自主20个品牌和31款车型,共召回汽车超过140万辆,占全年召回总量的6.98%。
综上所述,全球召回同步正走向常态化。在去年实施的251次缺陷汽车召回活动当中,有58%是全球召回,显示了在我国法规完善以及消费者日益强烈的权益保护意识下,制造商积极配合,以确保全球召回活动在中国市场同步发布及同期实施。
同时,近年来也出现越来越多由中国缺陷调查而引发全球召回的情况,如燃油泵缺陷调查,促使大众汽车公司在中国召回181.8万辆,并引发全球召回。
经历高速发展后,我国汽车市场正进入放缓阶段阶段,此前而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计,2018年车市将依旧“冷淡”,汽车消费总量大约为2987万辆,同比2017年增长3%。也就是说,未来汽车企业必须从追求“量”向追求“质”转变,少一些召回,对消费者负责,让行业平稳度过这段“寒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