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内部优惠券是馅饼还是陷阱:原价虚高 优惠券是噱头

2017-07-14    新浪综合        点击:

  \

\

\

代理招募及收益情况截屏

代理招募及收益情况截屏  复制信息,点击链接,选择“立即领券”,简简单单几个步骤,便可减价成交,优惠力度惊人……

  如今,打开微信或微博,时常可以看到五花八门的电商优惠券“满天飞”,而号称“零风险、不囤货、足不出户、月入千元”的代理招募帖也层出不穷。难道真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福利”背后,究竟暗藏哪些玄机?

  建群

  “上线跟商家谈优惠,发展下线有奖励”

  “一个199元的书包,领取100元的内部优惠券,只要99元就可以买到……”

  作为网购达人,本科生陈晓经常在评论中看到有人说用优惠券低价买东西,“肯定有人专门发券,不然哪来那么多。”一番打听后,陈晓果然在网上找到了兼职做代理的门路,“据说一个微信群一个月就能赚几百上千,要是能操控多个下家代理,一个月能赚几千块。”

  “每位代理人会有特定的一个账号,在商品交易成功后,可以到后台查看自己盈利额度,直接申请提现,或者找代理的上家发放,让上家把后台金额清空。”陈晓兴致勃勃地跟朋友一起合作开工,可没多久,朋友便做不下去了,只能由她独自收拾“烂摊子”,“像我这样最底层的代理,提成其实很低,每笔交易顶多几块钱。”三个月下来,陈晓只赚到300多元。

  尽管“生意”并不景气,但陈晓依然勉力维持着,“要经营好一个陌生人的群,还是得靠红包。”每天早晚,陈晓都会在群里发一次红包,“刚创群的时候发10个,总共2块钱,现在同样是10个,只有1块钱。”

  在职场“小白”沈菲看来,发红包同样是每天必备的功课。3月初,她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招代理,便欣然加入。支付30元代理费后,她参加了两小时的速成培训,顺利“上岗”。为了迅速建群,她连吃饭的机会都不放过,愣是把餐厅服务员也拉了进来,还隔三差五地托亲戚朋友帮忙散播广告,“上线有人专门跟商家谈优惠,往外放优惠券,我们发展下线的话,也能有一点奖励,而且享受下线收入的10%。”

  目前,沈菲代理的微信群已经达到4个,“每个群里有两百来人,但真正买的不多。我们这个还有点落后,有人在群里买东西的话,需要把订单号发给我,这样我才能领到提成。”为了不错过任何一条买家信息,沈菲不得不把群置顶,每过三五分钟就要看上一遍,“稍有怠慢,人家就可能退群,那我就算损失客源了。”

  套路

  “拉人,一直拉人,人越多产出越高”

  一名自称是专业引流公司员工的客服表示,自己主要负责招募建群发放优惠券的代理人。记者以想做代理为由向其咨询,对方提出需要先建一个70人以上的微信群,随后工作人员将为准代理人申请特定的账号。通过代理账号可以看见群里的成交明细,包括成交量、收益和群友购物的明细。

  “微信群里放置发布商品的小助手,自动发送优惠券商品。”该名工作人员解释称,小助手由机器操作,每6分钟自动发布一次商品,自动挑选优惠度高、销量高、佣金高的商品发送。代理人建好群后只需要维持群的活跃度,“拉人,一直拉人,人越多产出越高。”

  “我们是互利共赢的关系,公司给您提供技术、商品优惠券的资源、代理专属的微信搜索商城等,您提供平台与服务。”工作人员表示,代理人要教会群友如何使用优惠券,如何在优惠券发放的群里查找所需商品,并经常在群里聊天晒图,分享“好东西”,“通过您购物群里成交的每一单商品,您都会得到商家给的营销费用,也就是提成。提成一般是商品成交价格的10%到50%。”

  当记者问到优惠券是否真实有效时,工作人员回应称,“我们公司和一些大型企业都有合作的,优惠券也是商家促销或者搞活动推出来的,可以作为现金抵用。数量有限,每人仅限领取一张,购买一件,当日有效。”

  入群

  “原价明显虚高,优惠券就是个噱头”

  “亲们,本群是一些电商商家的内部优惠券,不对外发放,只在咱们群里发,比平时买东西最少便宜一半!大家有需要的可以买,给我单号还能领红包福利……”前不久,程琳发现自己的微信上突然多出一个优惠券分享群,群主是多年未曾谋面的初中同学,“也没事先打招呼,直接就给拉进去来了这么一番话。”

  程琳扫了一眼群成员,都是陌生人,她心里有些犯嘀咕,但并没有马上退群,只是默默设置成“消息免打扰”,“毕竟同学一场,好歹给个面子,况且确实有点好奇,想看看是不是真那么划算。”

  “春夏套装两件套,在售168券后88;儿童可爱露趾凉鞋,在售58.88券后28.88……”程琳发现,微信群里每隔几分钟,便会冒出一两款图文并茂的特价商品,按照说明复制信息后,页面上方会自动弹出链接,点击进入,可以看到商家发放的优惠券。

  “衣服、电器、玩具,什么都有,也不管你需不需要,商品信息一股脑全往群里扔,就像走在路上被硬塞了一堆的小广告。”很快,程琳所在的群显示有上百条未读信息,“大多数的优惠券对我来说都没什么用处,辛辛苦苦‘爬楼’翻上半天,也未必能找到自己想买的东西。倒是有些本来不打算买的,看着看着有点动心。”

  动心的感觉,张静也曾有过。上个月,她从类似的群里偶然看到一条玩具汽车机器人(19.870, -0.07, -0.35%)的商品信息,“说是电动万向,带动感音效,原价229,优惠券有150,用完券只要79。”张静直呼“划算”,立即下单,打算给五岁的儿子当礼物。

  三天后,她满怀期待地打开快递,结果傻了眼,“质量太差了,简直就像20块钱的地摊货,充满电的情况下,两三分钟就跑不动了。现在看来,原价明显虚高,优惠券不过就是个噱头,东西根本不值那个价钱。”

  误区

  “手握优惠券 不用就吃亏”

  “网络平台代发优惠券其实是一种促销手段,用来吸引消费者购买这些商品。优惠力度看起来比较大,这对于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来说确实具有诱惑力,本质上和线下实体店的促销相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孙瑾表示,发放优惠券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刺激消费者产生非理性、计划外的购买行为来提高销量,而销量不仅是消费者网购中经常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搜索排序中的一个主要标准,较高的销量还能够刺激那些没有领优惠券的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

  “这或许可以作为短期冲销量的工具,但对于长期维系顾客忠诚度不是很有利。”孙瑾认为,对消费者来说,网络平台代发优惠券存在一定的价格风险。推送的商品中,绝大多数并不是消费者所关注的商品,消费者不清楚商品的真实原价到底是多少,很难知道是不是商家提价后又发放优惠券。此外,还会有商品品质上的风险,推送的商品中很多是因滞销而积压已久的库存,这些商品在质量、性能等方面可能无法达到消费者的预期。

  “部分消费者存在一种‘手握优惠券,不用就吃亏’的认识误区,商家正是抓住这个心理,源源不断地发放优惠券。”银川大学商学院特聘教授田广表示,电商的商品一般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因此单个消费者所承担的风险看似有限,但累加起来相当可观。他建议,消费者不要以能否获得优惠为原则,而是应当以自己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进行购买决策。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