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进口啤酒选购靠“相面”?

2017-05-31    消费日报网         点击:

\

 

  喝啤酒的季节来了,北京的消费者不难发现,大卖场里的进口啤酒品牌、品种之多,令人眼花缭乱,除了德国啤酒,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的啤酒也不鲜见。以往,进口啤酒总是和“高端”联系在一起,可今年,北京商超打五折甚至打三折的进口啤酒堆在显眼处已成常态,四五元就能买到500ml一罐的进口啤酒。这令消费者动了心,可也犯了难,哪种好喝?哪种名气大?

  信息时代,要找答案并不难,掏出手机打开“淘立拍”一搜便知,但结果却令人惊心,“原装进口”“百年历史”,加上富有历史感的画面,各种啤酒都有来头。最惊心的是价格,在电商平台,很多品种只卖79元一箱,一箱是24罐。

  咋这么便宜?难道国外啤酒就是这么便宜,如今薄利多销啦?

  □ 本报记者 刘 微 文/摄

  进口啤酒PK国产啤酒

  前几年,进口啤酒的日常销售还主要分布在酒吧和精品超市,但如今,它已成超市大卖场中重要品类,与国产啤酒占据的货架面积与促销位置不分上下。这一点,记者近日在北京物美西三旗卖场和超市发宝盛里卖场感受颇深。

  也许是为了方便顾客选购,这两家卖场的啤酒销售区,国产和进口两排货架面对面摆放。国产啤酒这边,青岛、燕京、哈尔滨、雪花及百威英博的产品,按品牌摆得清楚明了;进口那边,外观颜色赤橙黄绿黑金,品牌均不下二十种,价签上标注的啤酒种类更是白、黄、黑、红各异。

  物美卖场不仅在啤酒销售区摆着整货架的进口货,在专售进口商品的区域还给了啤酒很大的面积。超市发卖场,在收款台前人流最大处的促销货堆中,记者数了数,进口啤酒竟达八种。

  北京市场向来监管严格,产自外地的很多商品对于进京销售慎之又慎,物美和超市发是北京本土商超的领军者,如果进口啤酒在此已占据了重要地位,不难推想,其他一二线城市和沿海地区,进口啤酒已形成怎样的声势。

  陌生的品牌与平民的价格

  进口啤酒一直给人以高档的印象,价位通常是500ml/罐十元左右,而现在,六七元一罐的能占到三分之一,此外还有五折、三折的啤酒,价格更低。

  记者在物美卖场看到,有两种德国啤酒摆成货堆在促销,价格都是4.4元。而在超市发,近一周里,有五分之一的进口啤酒标价在4元以下,还有四种8.9元两罐的促销品,更有一种标价仅为2.8元。这样的价格已属中档区域,而它们的“原装进口”身份,颇能引起顾客的购买欲。

  在物美卖场,一位大爷往购物车里放进四罐正在做促销的进口啤酒。“这种啤酒好喝吗?”记者赶紧上前问,“我也没喝过,挺便宜的,还是德国产的呢。”大爷告诉记者,超市里总有进口啤酒促销,哪种促销他就买哪种,换着样儿地喝,没记住喝的都是啥牌子。

  超市里进口啤酒品牌多、名字新,很多消费者都感到很陌生。记者问了好几位顾客“哪个品牌有名?”竟没有一人能答出来。

  如果向前推个十来年,从酒吧走红的有科罗娜,超市里仅有的嘉士伯、百威、喜力几种,四五年前,修士烈性啤酒一度很出名,不少人对罐身上那个白胡子老头印象挺深。而现在的品牌令人眼花缭乱。记者归纳了一下,“堡”字辈儿的就有费尔德堡、爱士堡、克伦堡、梅克伦堡、弗伦斯堡、沃德古堡、卢云堡;有的品牌很相似,骑士、修士、猛士、教士;还有诸如凯撒、歌德、罗斯福、格林王、埃丝伯爵、凯尔特人、狩猎神等来自名人或神话传说;瓦伦丁、艾丁格、科门道夫、吕贝尔等可能是很有德国味的名字。科罗娜已被放在角落,而嘉士伯、百威均被归到国产啤酒里了。

  买进口啤酒全靠“看”

  进口啤酒价格令人心动,但面对这么多陌生品牌,到底买哪种成了难题。

  国产啤酒口味较为单一,是很多人选择进口啤酒重要原因,但哪种好喝,哪种适合自己的口味?由于消费者对啤酒品种了解甚少,即便是品名中有标注,依然搞不清。像兰德博格皮尔森啤酒、布鲁杰克拉格啤酒、督威金色艾尔啤酒,其中“皮尔森”“拉格”“艾尔”表示的是某种酿造工艺,可不少人把他们当作一长串洋文的译音。

  记者发现,国内消费者对于啤酒的了解走向两端,诸如上述啤酒工艺之名,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类常识简单得不需要解释。在一些啤酒论坛里,话题已上升到讨论精酿啤酒的高度;某知名度挺高的啤酒品评APP,组织品酒活动的地点是在欧洲某国某城某酒馆。

  但更多的消费者,多年来是从超市或便利店即兴购买,没对啤酒工艺、风味做过研究。老百姓对于风味的概念是“爽”“醇”“生”“醇爽”,面对进口啤酒全然不适用,顶多看看酒精度与麦芽浓度,区分一下白、黄、黑,其他就全凭“相面”,哪个看着顺眼就选哪个。

  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不久前在公开场合谈到,国内消费者对进口啤酒还停留在视觉型消费,出于好奇,记不住品牌,这与酒的原始属性——嗜好性和偏爱性不符。

  进口啤酒市场有待进化

  有数据显示,中国进口啤酒市场自2012年迎来爆发式增长,连续4年狂飙突进,2015年时近乎疯狂,同比增长近50%,但2016年增势明显回落。官方公布的2016全年国内进口啤酒总量64.64万千升,同比增长20%。

  北京商超里当下的景象,折射了上游渠道的状态。为啥便宜,为啥品牌众多?因为很多贸易公司发现国民对啤酒“新奇特”的追求越来越强烈,消费升级使目光转向进口啤酒,于是大量贸易公司涌进来,进货渠道五花八门,进口量暴增。

  去年底,关于进口啤酒库存积压的消息就不断见诸媒体,批发价一降再降,很多贸易商不得不抛售临期啤酒,忍痛割肉。

  记者留意到,很多进口啤酒的生产日期相当早,早到2016年的七八月份,已是十个来月前生产的。此外,进口罐装啤酒保质期普遍是15个月,瓶装的为一年。

  不在意啤酒是否“新鲜”的消费者为数不少,低廉的价格起了作用。在物美的线上平台“多点”,同一销售期内,10元左右的进口啤酒售出均约千罐左右,而且5元左右的大都接近4千罐。

  看来,从视觉消费进而培养起口感冲击,国人需要对啤酒知识积累和口味识别能力增加,对于消费者和贸易商,进口啤酒市场正在面临革命性的过程。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