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符樱)防蛀、消炎、抗过敏……时下,不少牙膏争打功能牌,有消费者犯疑:牙膏岂不变成了“药”膏?
昨日,记者走访多家卖场见到诸多牙膏在标榜其“功效”,从最常见的防止蛀牙、清新口气,到缓解牙龈出血、抑制牙菌斑、修复黏膜损伤……看得人眼花缭乱,有的牙膏还号称多重功效合一。一些选购者感叹:牙膏也成药了,是否真有疗效?
据了解,我国《功能型牙膏》标准(QB2966)2008年9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规定,功能型牙膏不仅要有牙膏基本功能,还须兼有预防或减轻口腔问题、促进口腔健康的功能;且其功效须有相关文件或功效验证报告作支持。
不过记者昨注意到,目前市场上所谓的功效牙膏,有的注明依据“QB2966”标准,有的只则注明依据GB8372《牙膏》标准。
对此,有业内人士解释,《功能性牙膏》标准目前只是推荐实施,有的功效牙膏因此未标注该标准的标识。不过本月中旬该标准将强制实施。届时,所有达标的功效型牙膏,都须在包装上标注“QB2966”的标志,市民可据此判断牙膏是否有“真功效”。
武大口腔医院花桥门诊部谢昊主任昨提醒,“达标”的功能性牙膏,对一些轻微口腔问题有一定缓解治疗作用,但牙膏不是药,其主要作用是清洁牙齿,市民不宜迷信牙膏的治疗功能,遇到牙科疾病,最好还是到医院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