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月5日的报道截图。
绣锦商行在宁波租用的办公室大门紧闭。
“已经几天没联系上让我们加工绣品的绣锦商行老板了,到他办公的地方一看居然已经人去楼空,我们这才相信是真的上当受骗了。要是早点对宁波晚报的报道引起重视就好了。”3月25日,本报87777777新闻热线突然接到几位读者的来电,这些读者都称自己年前交了押金帮绣锦商行加工十字绣,可如今绣品差不多完成了,对方却没了踪影,不但当初约定的8000多元绣品回收费落了空,而且几百元甚至数千元的押金都打了水漂,这几个月花在做绣品上的功夫也白费了。
今年1月5日,本报第4版“独家探访”栏目刊发了《十字绣加工会天上掉馅饼?》一文,提醒广大读者注意当时我市海曙绣锦商行正做得红红火火的十字绣加工项目,谨防其行骗。当时,众多读者对此表示关注,有的相信这是骗局,有的依然认为这是“馅饼”。然而,仅仅过去两个多月,我们就证实了这个“馅饼”果然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陷阱”。
目前,不但我市警方,衢州、嘉兴两地的警方也已对此展开立案调查,初步估计三地受骗者众多,被骗资金数额巨大。
商行办公室人去楼空
3月25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两个多月前探访过的位于宁波客运中心旁的天元大酒店518号房——绣锦工艺品贸易商行的办公室。当时门庭若市的大门,此刻紧闭着,门外贴着一张写有一个手机号码的A4纸,大门上唯一的一块装饰玻璃,被从里面遮挡得只剩下一条缝隙。透过这缝隙依稀看到,屋里遍地废纸,当初摆满十字绣加工原材料的高柜内已空无一物,一把椅子倒在柜子旁。
“租了518号房的人,年后就再没出现过,虽然跟酒店签了一年的租房合同,但只付了一个季度的房租。”天元大酒店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前几天已经有不少人来这里找过租房的绣锦商行老板,还打了110报警,后来民警来了,带大家去派出所报了案。
记者随后拨打了绣锦商行大门上贴的那个手机号码,始终打不通。“这个号码就是绣锦商行刘经理的电话,我们过完年后一直没打通过这个号码。”一名绣娘告诉记者,她和朋友去年11月初押了400元钱给绣锦商行,拿到材料后就没日没夜地绣,甚至过年期间也把外出串门的时间挤出来绣十字绣,可如今绣品完成了,原本承诺元宵节过后就回宁波来的刘经理却没了踪影。她企盼拿到近万元加工费的火热的心彻底凉透了。
“刘经理”在三地设骗局
记者随后将刘经理的手机号码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他不但在宁波以十字绣加工的形式招了大批绣娘,而且在衢州也用同样的形式设了骗局,两地公司注册的时间相差不到一个月。记者想方设法联系到了刘经理在衢州开绣锦商行时招聘的一名文员,从她的口中,我们对这一事件又有了新的了解。
“年后刘经理还回来过,而且又发了200多套加工材料出去,但十几天前就失踪了。”这名文员告诉记者,直到3月中旬越来越多的人找上门来讨要加工回收费,但刘经理却消失了,她才意识到自己也被骗了,她和另一名文员一共还有2000多元工资没有拿到。随后,她们便和绣娘们一起报了警,衢州公安局经侦大队随即对此展开了立案调查。据这名文员估计,从她在去年11月23日公司成立后第四天来上班,一直到报案时,衢州绣锦商行发出去的加工材料不下500套。
而就在前几天,这名文员还接到了嘉兴公安局经侦大队打来的电话。“原来他们在嘉兴也设了这个骗局。我把知道的情况都告诉警方了,希望警方能尽快抓到骗子,他们可骗了不少人的辛苦钱呢。”这名文员最后说。
宁波、衢州、嘉兴三地的相关公安局经侦大队都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目前办案民警都在进行侦查,仍不断有受骗人前去备案。据初步估算,三地受骗者众多,被骗资金数额巨大。
本报提前警示 为何仍有人上当?
只要交纳400元押金,完成一幅十字绣作品“金色年华”或者“爱的农园”就可以领到8000元的加工费,这么大的一个“馅饼”,而且还有“刘经理”之类一直振振有词地鼓吹已经有人领到了加工费做“旁证”,也许这就是不少甬城绣娘上当受骗的原因吧。
其实,在整个过程中,刘经理一直对绣娘们坚称自己有“贸易公司要求其代为加工十字绣项目的合法合同”以及“委托加工单位用于支付其前期运作的项目预付款凭证”。不少绣娘也对此产生过怀疑,但最终还是经不住近万元加工费的美丽诱惑,没能对刘经理口说无凭怀疑到底,这就导致了自己交的押金、几个月的辛苦最终化为乌有。
链接
十字绣骗局屡见不鲜
十字绣具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欧洲,通过宫廷传入民间,深受各个年龄层人士的喜爱。尤其在近几年,十字绣在装饰品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人们利用空闲时间绣十字绣很常见,经营十字绣商品的店也遍布于大街小巷、网络平台。
随着十字绣的流行,很多专营店看准了商机,不光卖工料,还替刺绣人装裱甚至回购,做代理销售,一些下岗工人和刺绣爱好者也开始专注于绣十字绣赚钱。然而,在全国各地出现的加工骗局,已经搅乱了十字绣市场的正常秩序。骗子们谎称高价回收,却在得到押金甚至成品后逃之夭夭,这样的事件屡见不鲜。
本报再次提醒广大读者,面对越是诱人的“馅饼”,越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看看其背后是否存在害人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