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新西兰“毒奶”殃及多品牌 超市称未接下架通知

  新民网讯据文汇报 刚从三聚氰胺恶梦中缓过神来的消费者,可能又要绷紧神经了。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新西兰初级产业部日前宣布,新西兰牛奶及奶制品被检测出含有低含量的有毒物质双氰胺,目前新西兰政府已经下令禁止含有双氰胺的奶类产品销售和出口。目前沪上超市方面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双氰胺,简称DCD,也称二聚氰胺,是此前爆出过丑闻的三聚氰胺的生产原料,主要用于化肥和固色剂,是一种有毒化学物质。据外媒报道,新西兰农民普遍会在牧场使用DCD,目的是防止硝酸盐等对人体有害的肥料副产品流入河流或湖泊。

  原料输出波及范围极大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认为,含有双氰胺的奶类产品对人体健康没有太大影响:“根据目前掌握到的情况来看,被检测出的双氰胺并非人为恶意往奶制品中添加,与此前三聚氰胺事件的性质完全不同,而且经过土地、草木、乳牛、牛奶的层层转化,含量极少,对成人不会有太大影响。”不过他同时指出,含有双氰胺的奶类产品可能会对婴幼儿产生副作用,婴幼儿器官的构造、发育和机能都不完善,对食品十分敏感,容易导致堵塞肾脏等情况发生。

  牵涉此事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在回应中引用当地初级产业部官员表述称,因牧草使用双氰胺而造成产品中含有微量残留,并不会构成食品安全问题,也不会对人类健康和动物健康带来任何风险。据悉,恒天然集团前身是新西兰乳品局。

  曹明是透露,新西兰是全球最大的奶制品出口国,我国进口原料奶粉的70%-80%来自新西兰。

  由于恒天然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国内外众多奶粉品牌的原料粉都由恒天然集团供应,使得“双氰胺”事件的波及范围极大。据记者了解,包括明治、雅培、雅士利、美赞臣、惠氏等国际品牌均涉嫌从新西兰恒天然集团进口原料。在中国市场上,安怡中国和安满品牌均是恒天然集团完全掌控下的品牌,这些产品所使用的原料奶粉均从新西兰进口。除此之外,恒天然集团在中国的餐饮服务上也“深有根基”,国内半数以上的烘焙连锁店都选用其旗下的安佳乳品。

  超市尚未下架相关产品

  记者昨天下午前往世纪联华凉城店,发现婴幼儿奶粉货架、成人、孕妇奶粉货架均在正常销售上述品牌奶粉。世纪联华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并不知道“双氰胺”事件,也没有接到任何下架通知。农工商超市一位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截至目前并没有接到工商通知,所以商品暂不下架。

  市工商部门表示,目前工商部门已经及时跟进,正密切关注事件的最新发展。

  据悉,由于此前从未有过关于奶类产品中含有双氰胺的事件发生,也没有相关的毒性报告和病例,因此国际上并没有关于食品中双氰胺残余量的统一标准,但美国已经把双氰胺列入食品检测中,而新西兰也明令禁售含有双氰胺的奶类产品。“奶品中本来就不应该有双氰胺,所以国内尚无类似的检测项目。”曹明是表示,对双氰胺的检测,国内可以参照对三聚氰胺的检测标准来实施。

赞助商链接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 闻

推荐排行热点
  1. 1节后连上8天班 “8连班”你抑郁么?
  2. 2商家圣诞节折扣忽悠人:专柜提价再打折
  3. 3易拉罐越做越薄像充气弹 专家警示爆炸隐患
  4. 41-11月工商系统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9.2万
  5. 5揭秘“古董”隐形产业链:名壶可代工书画可量
  6. 6曝紫砂壶收藏陷阱重重:化工料乱定价瞎认证
  7. 7特供产品黑色暴利链曝光:几十元酒身价增百倍
  8. 8网购隐形眼镜隐患多 多网站不具销售资格
  9. 9EMS降价已是不争的事实
  10. 10“你幸福吗?”再现神回复 女朋友刚分手
  1. 1节后连上8天班 “8连班”你抑郁么?
  2. 2肯德基承认曾发现速成鸡药残超标 否认故意瞒
  3. 3百胜发申明疑点重重 不提8批问题鸡处理结果
  4. 4丰田召回中外有别遭疑:美获赔11亿中国无赔偿
  5. 5关于诺基亚N97屏幕失灵的问题解决方案
  6. 6中消协:史努比迪士尼等学生背包不耐用
  7. 7酒鬼酒坚称酒无害引质疑二度致歉 未提及召回
  8. 8中关村首例强迫交易案公诉 店员打伤顾客
  9. 9广州抽检32类食品细菌超标 一成五桶装水不合
  10. 10北京全面排查快餐鸡肉制品
  1. 112月投诉统计分析报告:网络购物亟待规范
  2. 2京东再出安全事故 用户账号莫名被盗
  3. 3中兴手机主板有“缺陷” 新机换5次仍有问题
  4. 4淘宝双十一不仅仅是超售
  5. 5美素佳儿2段金装奶粉里有红色异物
  6. 6盘点2012年度全国十大消费热点投诉
  7. 7家电、电信业投诉成2012年度消费者投诉重灾区
  8. 8锐志刹车失灵出车祸 厂家称刹车没问题
  9. 9东风悦达起亚智跑新车导航黑屏
  10. 1011月投诉报告:软件问题成为产品质量“软肋”
中国质量万里行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2 - 2012 京ICP备120045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