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中国第一家汽车租赁公司在北京诞生。20多年过去了,当年“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租车行业早已褪去青涩,成为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并出现了一嗨、神州等行业龙头。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汽车租赁行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行业标准缺乏,参与者良莠不齐,“霸王条款”时有出现。专家认为,破解汽车租赁行业瓶颈,产业整合与升级势在必行。
发展迅猛
家住青海西宁的尹维夏、黄冰夫妇,虽然两人都有驾照,但暂时没有购车的打算。“上班不太远,周末想带着孩子郊游的话,租个车就行。”黄冰说,“租金也就100多元,省钱省心。”
与西宁情况类似,在国内许多二线城市,租车已逐渐成为出行新选择。而在北京等大城市,近几年限行、限购等措施的出台,为租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中国出租汽车暨汽车租赁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10年,国内汽车租赁行业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5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超过350亿元。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认为,“未来汽车租赁将成为国内汽车及多个相关产业发展的引擎。”
保险不全
10月16日,西安车友“秦川娃”在微博上抱怨:“租车的时候好好的,还车时发现一条不起眼的划痕,租车行非要我支付额外的维修费。”上述现象在租车行业中时有发生。
同时,保险不全在租车行业中并不少见。据笔者调查,西宁多家租车公司中,大多只购买了交强险。“主要险种买全了要好几千,光买交强险可以省一半,我们不能不考虑成本。”西宁达安汽车租赁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说。
在刚刚结束的国庆黄金周,西宁租车行业平均涨价20%,而且大多要求“7天起租”。消费者李涛找遍了整个西宁,也没找到一辆短租车。“我们就用两天,租长了浪费。不是不想租,是实在难租。”
然而,面对车友的微词,许多老板也是满腹苦水。太原新希望汽车租赁公司经理 王伟(微博) 表示,几乎每月都有个别人把公司的车租出去后再转租给别人赚取差价。而2011年发生在江苏宿迁的汽车租赁犯罪案,更让许多租车老板谈之色变。
- 1
- 2
- 上一页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