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过程 三种实验样本
网传“罐口病毒致病”,记者走进实验室揭开卫生状况真相
近日,一则消息在网络流传甚广:广州一女子直接用嘴对罐口饮用了易拉罐饮料后,次日被送进医院,不久便离开了人世。验尸结果显示,该女子喝的饮料罐口被鼠尿污染,致使其感染了细螺旋体病毒。虽然此信息最终被证实为谣言,但是易拉罐的卫生安全问题仍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那么,现实中的易拉罐罐口的卫生状况如何?怎样储存易拉罐才能避免细菌滋生?怎样饮用才能让我们最大限度地避免接触到细菌?7月1日至4日,记者来到中国海洋大学微生物实验室,用实验揭开易拉罐罐口的卫生状况。
网络传言
罐口带病毒,致人身亡
近日,一则网络传言在论坛、微博、QQ 群里传播,引起了网民的关注。该传言称:“广州花都区一妇女周日喝了3个罐装可乐,周一被送进医院,周三离开了这个世界。验尸结果显示她死于细螺旋体病,她直接用嘴对罐口饮用,实验证明受到鼠尿感染细螺旋体病毒,鼠尿含有毒性和致命物质,罐装可乐从仓库运送到商店没有清洗。请把这则消息发给你关心的人。”
该消息一出,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广州当地媒体对此事也进行了相当篇幅的报道。随后,传言在广州偃旗息鼓,但却在其他地方扩散。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类似的传言还有一个“美国版本”,内容和广州花都版本几乎完全一样,不同之处仅仅是事件地点变成了美国得州北部。
市场调查
罐口卫生,市民很关注
传言虽然被辟谣,但记者调查发现,易拉罐的卫生问题,尤其是罐口处的卫生状况还是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易拉罐拉环主要分为外掀式和内嵌式两种,但无论是哪种设计方式,易拉罐的罐口都暴露在外,因此难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我比较爱喝可乐,尤其是那种罐装可乐,每次从冰箱里取出一罐冰凉的可乐,然后‘砰’的一声打开,往嘴里灌上几口……感觉特别爽。”家住桑梓路的小韩是易拉罐饮料的忠实拥趸,对于易拉罐罐口的卫生问题,这名25岁的年轻人坦言也曾担心过。“我就不愿喝易拉罐饮料,主要原因就是我觉得喝起来不卫生。”市民刘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罐子上面也没个密封的盖子,谁知道都被什么东西碰过”。
7月1日,记者在镇江路一家小卖部购买易拉罐饮料时发现,由于店铺大门向街道敞开,货架摆放的易拉罐罐口都布满了一层灰尘。“不要紧,我给你擦擦就干净了,这都是新进的货。”小卖部老板娘热心地拿起柜台上一块抹布,熟练地在罐口抹了一把后,把饮料递给了记者。当记者指出抹布擦拭可能不卫生时,老板娘笑了笑说:“活得还挺在意,这么讲究啊青年?”
实验现场
恒温箱中,菌落哪个多
为了解开易拉罐罐口的“卫生状况之谜”,记者决定对此进行实验。
7月1日,记者分别从台东三路某大型超市的冷藏柜中、桑梓路路边小卖部的货架上以及一箱未开封的易拉罐饮料箱内,各取了2罐易拉罐饮料,并在第一时间将易拉罐样品放于密闭塑料袋中,防止罐口的二次污染,影响实验结果。
取样工作完成后,记者迅速将实验样品送至中国海洋大学微生物实验室内。据实验员介绍,由于易拉罐罐口的微生物数量有限,直接取样观察难度较大,而且存在很大误差,故本次实验采用微生物实验室经典的平板培养皿培养的方法,经过取样培养后,直观检测易拉罐罐口受微生物污染的情况。
确定了实验方法,实验员开始进行具体的实验。
在无菌环境下,实验员分别从上述3个不同来源的易拉罐中各取出一个,用镊子夹住无菌棉球,对罐口进行擦拭。随后,实验员将附着在无菌棉球上的物质,均匀地涂抹在平板培养皿的培养基中,并将培养皿放置于 37℃的恒温培养箱中,设定的培养时间分别为24小时、48小时及72小时3个时间点。“这样就可以观察到不同来源易拉罐罐口的微生物生长状况,计算菌落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直观反映易拉罐罐口的卫生状况。”实验员说。
而为了知晓哪种清洁罐口方式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们接触到细菌,实验员还采用普通纸巾擦拭罐口、湿巾擦拭罐口以及清水冲洗罐口3种方法,分别处理完易拉罐样本后,仍采用上述方法培养微生物,从最终的菌落数量上验证哪种清洁方法能更好地控制污染。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取材的随机性以及实验的偶然性,该实验结果仅适用于本次实验。
■实验结果
小卖部的易拉罐罐口最脏
经过24小时培养后,记者发现小卖部货架上的易拉罐罐口微生物菌落数最大 ,约为200个菌落单位,而包装箱内易拉罐罐口上培养出的菌落数最小,约为20个菌落单位,超市冷柜中的易拉罐罐口为70个菌落单位,处于两者中间。从结果上判断,货架上易拉罐罐口的微生物数约为包装箱内的10倍。
微生物实验室的实验员分析,由于小卖部货架上摆放的易拉罐与外界直接接触,时间久了难免会受到一些污染 。冷柜中储藏的易拉罐 ,由于受低温以及冷柜本身杀菌作用的影响,微生物数量相对较少。而包装箱内的易拉罐,在开封前仅在生产环节直接接触外部环境,因此所受的污染最少。
经过约72小时的培养后,实验人员发现,购买于小卖部货架上的易拉罐罐口上,竟然长出了黑褐色的霉菌。
对此,实验员分析,可能是由于那个易拉罐罐口在货架上被其他泄漏的饮料污染 ,而泄漏饮料中富含的糖类营养物质促使霉菌在罐口滋生。在实验取样阶段,罐口的霉菌被涂布于营养更为丰富的培养基中,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出现明显的霉菌菌落。
湿巾擦拭除菌效果最佳
经过24小时培养,三种处理方式处理的罐口中,经湿巾擦拭的罐口微生物数量最少,清水冲洗的次之,而纸巾擦拭的除菌效果最弱。不过三种处理方式处理的易拉罐,都较未经处理的干净很多。实验员分析,很多湿巾都有杀菌消毒作用,且潮湿的湿巾在擦拭罐口时更为彻底,因此除菌效果最佳,而清水冲洗时限于水流的冲击力有限,无法保证把缝隙里所有的“脏东西”洗掉。
海慈医院消化内科的专家告诉记者,货架储存的易拉罐,在夜间很可能被老鼠 、爬虫等污染,其中可能会带有类似大肠杆菌、霉菌等有害微生物,一旦直接对口饮用,很容易对人体消化系统造成危害,引发腹痛腹泻等症状。
因此,消化内科专家建议消费者,在饮用易拉罐饮料时,不要光图痛快拉开拉环直接对口饮用,最好是插一根吸管饮用,或者倒到杯子里饮用。如果条件不允许,最好也要用干净的湿巾擦拭,将污染降到最低。
文/图 记者 景毅
■专家
内嵌式易拉罐应被淘汰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认为,不管是拉环外掀式还是内嵌式的易拉罐,都存在安全隐患,他建议对易拉罐标准作出相应修改,并淘汰内嵌式。
董金狮说,易拉罐外包装经常暴露在有菌环境中,外掀式拉环易拉罐本身不能直接对嘴饮用,但商家在外包装上并未明示给消费者,国家对易拉罐的材质和内部饮料卫生都有严格规定,但忽视了外侧的污染情况。内嵌式拉环易拉罐当初是由美国人发明的,因容易带入细菌,在美国没能得到应用,十几年前却因为不像外掀式拉环那样打开后会被随意丢弃,体现了环保的理念而被引入中国市场,在他看来,这种设计有缺陷,应该被淘汰。他下一步会与企业、政府进一步沟通,研究是否取消内嵌式拉环或做相应改进,力争出台易拉罐标准。
据《城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