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27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情况。杜鹰说,2011年全国设市城市公共供水厂出厂水水样达标率为83%,设市城市和县城公共供水末梢水水样达标率为79.6%。 杜鹰表示,地方政府是城乡供水安全保障的责任主体,相关工作将纳入考核体系,严格实行问责制。此外,我国将积极推行水价调整成本公开制度。
饮用水水源达标率稳定
杜鹰说,按照2012年7月起全面实施的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2011年全国设市城市公共供水厂出厂水水样达标率为83%,设市城市和县城公共供水末梢水水样达标率为79.6%。
截至2010年底,全国城镇(设市城市、县城和建制镇)供水人口6.3亿人,供水普及率达90.3%。目前,全国约85%的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划定了保护区,编制了水源地保护规划,城市饮用水水源达标率基本稳定在80%左右。
杜鹰介绍,国家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已覆盖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置了1.34万个水质监测点。自2011年起,我国将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纳入医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饮用水卫生监督服务均等化,重点加大二次供水、学校饮用水等卫生监督。
供水安全纳入政府考核
杜鹰表示,地方人民政府是城乡供水安全保障的责任主体,要将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目标和措施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严格实行问责制。
他说,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城乡供水安全工作的指导和监管,建立定期不定期会商制度,针对当前存在的影响饮用水安全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建立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考核制度,每年对各地饮用水安全情况进行考核并逐步向社会公布。
杜鹰表示,“十二五”时期将严把环评准入关,限制审批影响饮用水水源的建设项目。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保护区内环境违法行为,逐步搬迁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居民,严格控制二级保护区内人口规模,坚决取缔排污口。开展保护区执法情况后督察,每年定期与不定期开展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执法检查和后督察。
杜鹰说,“十二五”期间将完成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和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示范。加强城镇供水安全监管,定期对供水企业生产运行、供水水质、服务质量、运营效率和成本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城乡集中式供水卫生监督,进一步规范二次供水卫生管理,严格落实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要求。在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卫生监督协管,设立饮用水卫生安全责任人,加强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扩大监测范围,到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积极推行水价调整成本公开
杜鹰表示,“十二五”时期将建立和完善符合基本公共服务特征的城镇供水水价形成和调整机制,加强成本监审,积极推行水价调整成本公开制度,对水价不到位问题,地方人民政府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补贴,确保供水行业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期间,将优先升级改造设施落后的供水厂,解决设市城市和县城水厂出水水质不能稳定达标的问题;更新改造9.23万公里使用年限超过50年和管材劣质的供水管网,解决管网漏损和二次污染问题。扩大公共供水服务,新增公共供水规模5545万立方米/日,新建18.5万公里供水管网,增强以城带乡统筹区域供水能力,公共供水普及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解决自建供水设施和未享受集中供水服务的供水安全问题,同时满足新增城镇人口用水需求。
杜鹰说,“十二五”时期将强化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认真实施《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将全面解决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使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提高到80%左右。
正视饮水安全的逼问
饮水安全保障面临诸多挑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27日听取国务院关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中披露的现实再度发出警醒,保障饮水安全容不得半点懈怠。
饮水安全是健康之本。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全世界80%的疾病与饮用不安全的水有关。目前,我国2亿多农村居民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城市的水源地水质状况不容乐观,供水水质不达标问题突出。随着水污染的日益严重和水资源的日益匮乏,饮水安全正成为我国公共健康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但是,与警情声声的现实相比,当前整个社会饮水安全的意识却显淡薄。过去一段时间,水污染事件屡有发生。只有在此之际,人们才会发现,饮水安全问题就在每个人身边。
多年来,国家为保障饮水安全付出许多努力,确保了我国饮用水的总体安全。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这项工作仍有不少差距:水源工程建设滞后、供水设施老化落后、监管体制机制不顺、水污染旧账未清又频添新账……当前,需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实的举措,切实推进保障饮水安全工作。
只有合格的水源,才能保证饮水安全。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的三分之一。就是这有限的水资源,却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污染风险。目前,需要特别加强饮用水水源建设、保护和管理,包括定期开展检查、监测和评估,及时清除污染安全隐患,严把新上项目环评准入关,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等等。
一滴水进入千家万户,需要历经漫长的旅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对水质产生影响。当前,特别需要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切实弥补水源地保护、水污染防治、水设施改造等方面的历史欠账;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切实解决管理分散、合力不强的问题;健全法律规章和考核体系,切实改变落实不力、问责乏力的现状。
饮水安全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各地区、各部门应把保障饮水安全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扎实有效的工作让所有群众都喝上放心水。·新华社·
已有11000条与饮用水安全相关的微博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