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瑞典家居建材销售商宜家家居被曝出对旗下代工厂存在“霸王条款”一事,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报道称,宜家家居苛扣供货商,“想用就用,想关就关”。
宜家家居代工厂商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厚成木业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厚成木业)经理宋晓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目前报道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而据记者调查,宜家家居在苛扣供货商的同时,其他问题也随之而来。
供货商为何以次充好
厚成木业是宜家家居的供货商之一。宋晓光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主要生产实木家具,为宜家家居提供杨木阶梯凳、杨木床腿以及杨木擀面杖等产品。但这些年来宜家家居的收购价普遍很低,如市场价99元/把的杨木阶梯凳,其收购价仅42元/把。
厚成木业相关业务负责人、曾经的宜家家居采购员工何力告诉记者:“在供货商报价前,宜家家居要求其提供详细的成本分析,在此基础上仅给予5%的利润率。于是我们就会为了扩大一点利润率,去购买价格更低的原材料。如果市场价是1000元的原材料,我们就会通过自己的渠道去找能把价格控制在800元左右的原材料供货商。”而且,宜家家居会在产品的包装强度等方面对提供的货源进行约束,但仍有一定范围可以“松动”。
何力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宜家家居的低成本收购策略会导致上游企业提供的产品普遍存在偷工减料现象,而在正常出货的情况下,会有一些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比如在他在职期间,曾经有国内某木业公司用国产植物油代替宜家家居指定品牌的植物油涂抹在桌面上,以次充好。其中,有不少相关产品流入到市场中,但宜家家居并未召回。为此,记者向宜家家居发送了采访函,但到截稿为止,并未得到其任何正面答复。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称,同样的原材料工厂的价格相差不会超过10%,因为企业利润也就在10%左右。只要超过了这个范围,就肯定使用了不同的材质。
建材行业资深媒体人王小怡也指出,这种情况下,确实不排除实木家具非主要部件参杂其他材料以降低成本的可能性。
中投顾问建材行业研究员陈章立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果家具卖场给予供货商很低的收购价格,供货商不一定会大量流失,但一定会选择相应降低产品的品质的办法以保住利润。卖场是供货商主要销售渠道之一,也是主要收入来源点,降低品质毋庸置疑是最好的选择。
质检标准从未告知供货商?
作为在家居建材行业内的大佬级销售商,苛扣成本所带来的质量问题理应不会被疏忽。但宜家家居对货源的把关并不算严格。而为了关掉某些供货商,宜家家居在货源质量的审查上存在突然更换验货方式、验货标准不明等问题。
宜家中国区供货商方面的负责人许丽德告诉记者,验货标准只是对其中一些供货商实施,另一些仍以宜家家居工作人员抽样检测为主。但当记者问起样品抽查的比例或标准时,却没有得到具体的答复。在启动第三方验货流程之前,验货都是以宜家家居自身的抽查为主。
而关于第三方验货,许丽德说那是前几年开始的。但宋晓光却表示,在今年年初之前,从未听说这种验货方式。“我猜测,宜家家居只是想关了我们,才给出了那么严格的检测标准。”宋晓光对记者透露,所谓的第三方检测验货,宜家家居从未会知供货商相关标准。而实木家具的检测标准应该是很严格的。否则在工艺、材质甚至色差上都会难以界定,相关产品会产生不同的质量问题。当记者向宜家家居索要相关检测标准时,则被宜家家居以“商业竞争机密”为由予以拒绝。
已有5600条与宜家家居相关的微博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