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在营销过程中,通常会使用“这栋楼卖完了”、“最后一套”等说辞,让购房人尽快购房。因此,购房者在选房过程中要注意识别。周晓东 摄
调查显示,近四成消费者购新房遇纠纷,面积缩水、房屋质量等问题备受关注
“3·15”前夕,通州一家商住楼项目被业主指称涉嫌消费欺诈,承诺的“商水民电”疑似落空,还有诸如商业配套和小区班车等承诺也未兑现。
“3·15”,一个消费者既喜又怒,商家难免心惊的日子。在置业消费中,购房人又有哪些比较头疼的问题呢?
五大问题困扰新房交易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近一年来,包括通州、房山、大兴,不少楼盘都发生过业主维权事件。购房人矛头所向,包括开发商捂盘销售、教育配套缩水、房屋质量等问题。
新浪乐居3月14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近九成网友遭遇过房产纠纷,其中,接近40%的人表示在购买新房时曾遇到纠纷。其中,反映较多的问题包括五个方面:面积缩水(16.9%)、存在合同陷阱、霸王条款(15.7%)、房屋质量问题(14.5%)、虚假广告宣传(14.5%)、延期交房(13.3%)。此外,装修标准、开发商相关承诺不兑现、变更规划产生纠纷也成为消费者头疼的问题。此外,对物业管理和二手房交易等,调查也显示出消费者反映较多。
另据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理事、北京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志介绍,从市消协有关统计看,近几年北京市场关于购房方面的投诉已经明显减少。早些年,房地产消费经常排在被投诉行业前三名。在北京发布并不断完善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后,投诉明显减少,“现在投诉排名已经很靠后了”。
据北京市工商局公布的2011年消费投诉分析,房屋中介服务成为投诉热点,押金难退问题明显。
消费者应提高法律意识
对于购房人反映的新房交易中的问题,一位开发商表示,有些是真问题,有些在法律层面则是“假问题”。诸如有的楼盘确实存在房屋质量问题、延期交房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不排除一些房企存在管理上的漏洞,建筑材料以次充好,建筑、监理、开发商职责不到位等。但类似虚假广告宣传,不好认定,“宣传材料都提醒消费者那不是要约条件”;面积误差在3%范围内的,根据有关司法解释,是在允许范围之内的。
对于新房交易产生的消费纠纷,包括陈志、物业维权专家舒可心等业内人士都表示,大量的纠纷来自于期房交易。如果是现房销售,许多问题就能避免。
法律界人士则建议,消费者在购房中还应提高法律意识,关注的、期待的东西一定要落在“白纸黑字”上。秦兵房产维权律师团律师张朝辉表示,包括大家关心的配套学校、精装品牌等内容,只要不明确在购房合同上,就都是不算数的。一旦日后发生诉讼,“法院只认购房合同。”因此合同上的约定越具体越好。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一定不要因为着急买房而忽视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当下一些楼盘降价,也放大了楼盘存在的问题,造成很多消费者寻求维权。
- 1
- 2
- 3
- 上一页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