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多数消费者不看小票
提醒:超市购物应核对明细
“标价17.2元结账时却变成51.6元,若不是我有核对小票的习惯,就白白多花了34.4元。”对于超市给的收银小票,多数市民购物时无视它的存在,草草付钱后把电脑小票丢在一边转身就走。
本报提醒市民,购物要仔细观察价签标价和促销宣传,结账后留好小票,留心比较广告促销价格、价签标示价格和结账价格。
投诉:标价17.2元结账51.6元
1月16日晚饭后,市民张女士和家人一起去塔湾一超市采购年货。年前超市内人很多,不少品牌都在促销,张女士在过道中间的促销专柜上看到,自己家常使用的卫新洗衣液正在做促销,500ml简易装买一赠二,三联包售价17.2元,很是划算。
结账时,所有收银台都在排队,好不容易才排到自己,没几样东西就100多元,当时张女士觉得事有蹊跷,但没拿到小票也只能交钱。一边推着购物车,一边核对小票,张女士发现洗衣液竟然变成51.6元,她马上回到超市内再确认价格,促销员还是告诉她17.2元。于是她找到收银员,但收银员告诉她只能到服务台查询。
服务台的工作人员经过核查发现,原来是有一箱洗衣液“买一赠二”的赠品条码没有遮挡,收银员扫条码时只能按三个收费。虽然最后超市给张女士退了多收的34.4元,但张女士还是心有余悸,若不是在超市发现问题,只能吃哑巴亏。
调查:多数消费者不看小票
昨日,记者走访沈城各大超市时,收银台和垃圾箱内随处可见被丢弃的收银小票。在一大型超市内,当收银员准备将小票递给刚结完账的一名男士时,“不要了。”该男士答后提着商品转身便离开了。
“每次买的东西又多又杂,懒得花时间去仔细看。市民王先生说,去超市购物时,他几乎从来不会查看收银小票。
市民罗女士说:“商品单价都是一个个扫描进去的,总数额也是电脑算的,这应该错不了吧?自己算一遍觉得麻烦。”
记者在超市观察了20分钟后发现,30名顾客结完账后,有12名顾客没有要收银小票,6名顾客结账后拿着小票仔细核对了商品价格和物品数量,而12名顾客拿到小票后看也不看,出超市后便随手将小票丢在垃圾桶里。“小票只是作为购物结账的一个凭证,一般出超市就丢了。”很多市民在采访中表示,他们认为超市一般不会出现错收的情况,所以不要或不细看收银小票。
提醒:超市购物应核对小票
目前超市的“价格陷阱”点多面广,一方面,大型超市货物品种超过2万种,有时每天更换价格的商品多达数百种,收银员经手的账单成千上万,不排除操作失误的可能。但另一方面,也有商家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消费者在所购商品种类较多时,不会逐项核对金额的疏忽心理,人为制造“价格陷阱”。
此外,一家超市管理模式、员工待遇等方面发生问题也可能会导致价格结算出错。这些情况的出现,受伤的往往是消费者。
新春佳节将至,超市又进入了黄金销售期。一些业界和法律界人士提醒消费者,特别是节日期间大宗购物,需仔细核对购物小票。发现问题可直接向商家投诉并要求补偿。如协商不成可向当地物价部门、工商部门和消协投诉,以维护自身利益。
记者 高薇(沈阳晚报)
已有10000000条与超市相关的微博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