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纯牛奶致癌物超标140%的消息曝出,令人震惊却不意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今年为例,从“变质奶”到雪糕细菌超标事件,蒙牛多种产品的负面曝光不断,中国经济网亲子频道曾就今年蒙牛质量事件进行专题报道。面对消费者和媒体的质疑,蒙牛或道歉,或以托辞掩盖,却没有警醒自改。
“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这是蒙牛提出的响亮口号,表达出国产奶业巨头的自信,如能做到,无疑是造福于民的功德大善。但从蒙牛的实际作为来看,“强壮中国人”似乎停留在口头,沦为一句为推销产品而造出的夸词,而不是贯彻于行动的实际追求。就像每次问题事件曝光后蒙牛的道歉声明,措辞漂亮,姿态摆足,而道歉过后,问题仍在继续。
可能在蒙牛看来,某一箱牛奶变质、某一批雪糕质量不达标是小概率事件,套用蒙牛客服人员的话说“一筐桔子里总有一两个坏的”。殊不知,考验企业产品质量监管能力的,往往就是这一两个“坏桔子”。时刻警醒,防微杜渐,纠正生产环节中每一个可能出现质量漏洞的小环节,才能保全整套产品质量体系不出大纰漏。放任个别“坏桔子”不管,可能最后烂掉的是整框。
事实表明,蒙牛对自身质量监管存在的漏洞没能予以足够重视。一系列“小问题”接连在媒体上曝光后,我们没有看到蒙牛落到实际的追查自检大动作。直到近日事情严重性上升到“致癌”的程度,蒙牛两次发出道歉声明。可是,公众需要的不是流于表面的道歉,而是切实“用行动说话”的改过自省。
借用偶像剧里一句不太贴切的台词,“道歉有用的话,要警察干嘛”,这句话用在蒙牛身上,也许能说出不少消费者的心声:道歉有用的话,还要你蒙牛的质量监管部门干嘛?2009年三聚氰胺事件曝光后,蒙牛道歉了,高管甚至在媒体上流泪悔过。两年多过去了,从学生奶事件、变质奶事件到近日的致癌物超标事件,在屡曝屡犯的问题面前,蒙牛的道歉都显得苍白无力。正如《新京报》评论所言:如果真的有心道歉,真的把质量、安全问题看得“郑重”,这一而再、再而三的质量安全问题就不应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