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6日电 一则“广电总局叫停四大名著翻拍”的消息,再次将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拉回公众视线当中。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经典作品该不该翻拍?有人认为经典不可超越,为“禁翻拍令”叫好;也有人质疑说,此类名著本非历史,《西游记》之类更是杜撰,为何古人可以恶搞,今人不能娱乐?
广电总局叫停四大名著翻拍 各路评论声音不一
日前多家媒体报道称,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在2011年电视导演委员会年会上表示,近期内不会再批准“四大名著”翻拍题材的立项。李京盛称专家学者观众对“四大名著”的翻拍有褒有贬,我们也反思了很多管理经验,名著翻拍对普及民族文化还是有作用,但不能轻易去碰。
这个消息一出,迅速引发各路媒体关注,相关评论也纷至沓来。
据《北京晨报》报道,对这个消息,叫好者认为,当市场不能自然拣选的时候,用行政手段来推动荧屏的精华势在必行。反对者则认为,四大名著本身就没有完全忠于历史,为什么要求现代人忠于四大名著?古人可以恶搞,今人为什么不能?还有人认为,以行政手段干预文化领域,并非合理的方式,对于艺术本身的发展没有什么好处。
四大名著翻拍现状:《西游记》有八个版本
近年来,中国电视剧行业取得迅速发展,登陆各大电视台的作品数量以及种类都有大幅增长。但在表面的繁荣之下却有令人尴尬的现实,即剧本创作的贫瘠。频频喊出维权口号的编剧们生存境遇不佳,优秀原创作品并不多见。尽管荧屏上谍战剧、穿越剧各领风骚,但往往是一个受欢迎的剧出来,之后大量同类题材跟风之作蜂拥而上,其中自然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由于新创作的电视剧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观众日益挑剔的需求,不少制作机构纷纷打起了“吃祖宗老本”的念头。一些曾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的经典作品,被换上新包装后再次面世。有评论指出,最近五年来,不仅仅是四大名著被改编了多次,甚至包括一些原本并不出名的神话故事诸如《封神榜》之类的也被改编得面目全非,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些编剧们的功力。
另有媒体统计称,近年来金庸小说作品《神雕侠侣》被影视剧改编12次,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翻拍8次之多,《红楼梦》也有5次。
名著频遭“恶搞” 雷人桥段引争议
一次次被搬上荧屏的“四大名著”改编幅度并不相同,但无一例外每次都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如备受瞩目的新版《红楼梦》播出后,“铜钱妆”、“黛玉裸死”等便引起颇多争议,甚至成为一时的热点话题。《新西游》里悟空的爱情戏,《新三国》的剧情、演员也都遭到过人们的诟病。
有评论指出,在电视媒体翻拍的风潮之下,传统经典名著被糟蹋得早已经面目全非,而商家所期待的收视率也早已经被观众的鄙夷和嘲笑所代替。只不过,审丑的娱乐心理仍然在起作用,这些翻拍的电视剧还是有市场。
新版《红楼梦》号称最为尊重原著,但其“照本宣科”的做法同样遭到了质疑。诸多评论中,偏向老版《红楼梦》的依然居多,已然仙逝的陈晓旭,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林黛玉”。
尽管名著翻拍往往不大容易讨好,有的新版一出来就遭到了大量网友的拍砖,但由于其广泛的受众基础,还是能够保证一定的收视率。这也使得制片方乐此不疲,只要能赚钱,不管换了多少回标签,还是乐于把这瓶“旧酒”拿出来卖。
该如何对待经典名著?
广电总局官员表态后,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在叫好的同时戏称,“以翻拍而闻名的导演张纪中,如今被广电下了停拍令,以后他将何去何从,不翻拍,他还能干啥。”
在肯定广电总局此举的声音当中,也有人表达了一些担忧。光明网刊发的一篇评论就认为,影视剧乱象由来已久,翻拍和媚俗的根子在于其背后庸俗文化思想存在和丢弃责任的熏心利益追求,所以仅仅靠禁拍四大名著,未必能刹住影视剧存在的乱象。
广电总局的这个“禁令”只是短期的,《红楼梦》这种经典名著,也不大可能在今后永远再不翻拍。那么,对流传已久的经典名著,到底该抱一种什么态度?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认为:“对于经典,我的观点是尽量忠实,虽然说忠实不是唯一的方法。但是我们要明白一个问题:四大名著在情节上确实并非忠实历史,也有很多创新和改变,甚至像《西游记》,就是纯粹创造的神话故事。但四大名著之所以是名著,不仅是它们的故事情节,更是因为它们代表着中华文明一贯的价值追求。这是不会被颠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