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牛奶轻了、方便面小了、薯片少了”越来越多的“瘦身”商品在消费市场出现。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生产成本的提高,为保客源,许多商家通过对商品的“减肥”计划变相提价。这种看似“聪明”的隐性涨价引发了消费者的抱怨。商品分量减轻的同时,商家的信誉也在流失。推出“瘦身”商品的商家也未必是赢家。
面对物价的上涨,不少商家在保持商品原有价格的同时,却在悄然实施“瘦身”计划。奶制品、方便面、纸巾、膨化食品、饮料等商品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缩量。其实不仅仅在超市,眼下部分餐馆也开始对菜量实施“减肥”,虽然价格不变,但分量却减少了。商品的隐性涨价让消费者感觉很“受伤”。
多种商品出现隐性涨价
蔬菜涨了、大米涨了、豆油涨了。近期在消费市场一片“涨”声中,消费者发现,方便面、奶制品、膨化食品、饮料与纸巾等部分商品价格依然保持不变,心里不免感到一丝安慰。但细心观察之下,却惊讶地发现,大量价格不变的商品都纷纷进行了“瘦身”,减量不加价让消费者从安慰转为失望。
在北京各大超市中,记者发现,牛奶、酸奶、方便面、膨化食品、饮料等部分商品均出现不同幅度的缩量。19.2元的红枣味酸牛奶由之前的1.5千克变成了现在的1.2千克;1元1个的某品牌月饼从50多克缩为约30克;售价为15.5元的益生菌酸奶由原先的1.5千克缩减到现在的1.2千克;售价为8.5元的5袋装白象红烧牛肉煲面,重量上明显减少了5克;乐事罐装薯片已由120克缩减成110克;某品牌1.5元的原味酸奶也由180克变成了150克;蒙牛一款2.3元的麦香早餐奶已由250毫升缩减为230毫升;蒙牛早餐核桃奶由之前的243毫升减少为230毫升;标价1.6元的木糖醇酸奶同样由180克变为160克等等。同样价钱的商品较原先减少1克、2克的分量,已成为“瘦身”商品出现的普遍变化。
此外,记者了解到,部分“瘦身”商品在标价签与商品实际规格上则出现了明显的不一致。例如,某品牌2.4元的纯奶,其标价签上分别标着242毫升,而实际包装的规格上则标着240毫升;售价7.8元某品牌5袋装的珍品红烧牛肉面标价签上标着90克,而实际商品的外部包装上则标着85克×5。商品的实际规格与标价签上所注释的规格出现不一致的现象,成为商品欺骗消费者的障眼法。
记者来到北京市海淀区的部分小型餐馆,菜价虽没有发生变化,但分量与之前相比已经明显见少。“原来这一盘宫保鸡丁里面会放许多胡萝卜、豌豆等配菜,现在一盘菜中胡萝卜等一些配菜少得可怜,就连鸡丁也明显见少。价格虽然没变,但中盘菜却变成了小盘菜。”餐馆食客陆先生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目前餐馆减量不加价的做法非常普遍,餐馆这样做既减少了制作成本,也可以保证客源。
商品规格缺乏统一标准
对于商品出现减量不加价的现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种做法属于隐性涨价。虽然商品没有明确调整价格数目,但是减少含量、改变规格的隐形做法,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某律师事务所的张律师认为,目前各种商品均在不同幅度的提价,原材料的上涨也使得部分商品生产企业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为了保证企业的经济利润,减少生产成本,通过减量达到隐性涨价的行为成为生产企业普遍采取的营销方式。企业的这种做法并没有违反法律的相关规定,属于企业的自主行为。不过,这种行为确实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消费者维权投诉的比例。
食品业业内人士蔡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多数商品都有生产标准,即使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也有企业的生产标准,以便对产品品质进行控制。但对于生产商品的规格却没有统一标准,致使生产厂家可以自做主张。
记者了解到,在商品标价签上注明500毫升的饮料,部分商品实际含量仅为490毫升或者是480毫升,与500毫升还相差一段距离。消费市场中,许多生活用品的含量与尺寸消费者是不容易把握的,对于这些商品的具体规格,各个商家生产出的商品的确存在着差距。商品缺乏规格的统一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生产厂家的隐性涨价提供了活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