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万里行
文/杨红兵
14日,家住港闸区天生港街道的郭先生等居民,向江海晚报新闻热线报料称:因轻信一些上门“义诊”的商贩的宣传,花费数百元购买了一些来路不明的“特效冶疗仪”,事后发现毫无疗效,经有关部门鉴定,是不合格产品。(4月16日《江海晚报》)
假冒“特效治疗仪”何以售出?原来其流通路径竟是“义诊”。众所周知,最初的“义诊”,是为缺医少药的群众提供免费服务的一种高尚道德行为。如今这曾深受群众欢迎的“义诊”却成了假药的“帮凶”。这不仅损害了“病人”健康财产,而且严重影响了医疗卫生部门的形象。看来“义诊”背后有“陷阱”,透视近几年相关的诈骗案件,无非利用了病人这样几种心理:
一是,利用“病人”贪求便宜的心理,设置各种陷阱。如以体检、健康咨询、诊断、赠送药物等免费服务为诱饵,以“伪公益”的名义迷惑“病人”相信其诊断准确,药品疗效,再用赠送、打折等形式造成“让利”假象,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二是,利用“病人”爱面子、自尊心强的心理,倒逼其购买。在义诊中,组织者盛情款待,譬如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提供定期复诊、无效退款等信誉保障,免费接送,提供午餐,观光旅游,赠送礼品等,到最后倒逼消费者去购买。
三是,利用“病人”相信“权威”的心理,打着专家、教授的旗号,故意卖弄一些专业词语,口若悬河地介绍他们的药品或保健食品的功效,一些"病人"信以为真,结果上当受骗。
四是,利用“病人”恐慌、从众的心理,由于农村的特定环境和农村人的性格,一些诈骗者利用表情的变化和语言的技巧来展开心理攻势,夸大“病人”将出现的病症,让“病人”产生恐惧感,不买不行。同时在从众的心理驱使下一些质朴的群众看别人买,自己也买。
如何防范坠入“义诊”陷阱?其实也不难,笔者认为必须多方用“药”:职能部门要严格规范“义诊”审批程序,增加动态监测的力度和广度;健全“义诊”管理体制,依法惩处以“义诊”为幌子的各种欺诈行为;建立社会联动机制,群众、医院、公安、卫生等部门要协调合作,明确职责,合力打击虚夸宣传的诈骗活动。“病人”要增强防范意识,有病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服药也应听从医生指导,千万不要轻信推销者夸大其辞的宣传;一旦对药品产生了怀疑,马上拨打当地药监局电话进行咨询;遇有义诊的机构或人员,应向当地卫生局查询义诊活动是否经过备案批准,并现场查看义诊人员的医师执业证书,严格核查药品供应企业的证件和资料。
面对形形色色的义诊宣传和促销,要放出眼光,多些质疑,多方咨询,千万不要被“美丽的谎言”,骗进“温柔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