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生命存在的基石,人们在追逐健康的脚步中,渐渐逼近“保健”这一健康质量的源泉。老人要补钙、妇女要补血、儿童要补脑、妙龄女郎要减肥……于是各种各样的保健品层出不穷。面对保健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保健品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乍现。随着保健产品日益增多,变幻莫测的“专业术语”,令消费者如坠云雾中。专家提醒消费者要留心广告的宣传。 子虚乌有 保健品市场的伪科学,是打着科技创新的幌子,利用人们不了解新兴学科的机会,创造一种在科学上站不住脚的理论,实则为商业利益服务,而并非单纯的科普宣传。 6个国家,1000余位科学家,历时10年,花了30亿美元,才将人类的遗传密码破解出个大概。而关于如何“修正”有问题的基因、如何选择性地遗传更好的基因,科学家们还在试验动物身上探讨。但在这时候,有些保健品借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东风,声称自己产品的“功力”已经可以补到“基因”上,等于就是说,纵使还没能彻底搞清基因是怎么回事,就可以滋补它。这之间的逻辑关系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 夸大功能 国家已有明确规定:“保健食品是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但许多广告违反这些规定,表现为超出卫生部所批准的功能范围,夸大宣传保健功能。 一女士称,她吃了“赛凡”牌SOD胶囊后出现牙龈、鼻子出血,痔疮加重并大量出血、脸色苍白等症状。在SOD的宣传单及产品说明书上,SOD有着近乎神奇的疗效:能对血管进行“大扫除”,清除沉积在身体中的“垃圾”,对长期没有办法治好的心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肾虚、肿瘤等作用非凡。工商人员指出,保健食品在广告宣传品及说明书上禁止使用“疗效”等用语,但是,上述保健食品的宣传单完全等同于“药品说明”,而且将保健食品说成了近乎于“神药”,不仅涉嫌虚假宣传,还严重违反了《广告法》。在调查中还了解到,“赛凡”、“绿博”牌SOD系列保健食品的“厦门办事处涉嫌无照经营。(摘取《海峡消费报》) 如何选购?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避免蒙受不实广告的欺骗,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的时候要注意: 1、查看保健品的功能。据了解,我国卫生部审批的保健食品一共有22种保健功能:免疫调节、促进排铅、搞疲劳、调节血脂、清咽润喉、耐缺氧、调节血糖、调节血压、抗辐射、延缓衰老、改善睡眠、减肥、改善记忆、促进泌乳、促进生长发育、改善视力、抗突变、改善骨质疏松、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操作有辅助保护作用、美容(祛痤疮/祛黄褐斑/改善皮肤水份和油份)、改善胃肠道功能(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润肠通便/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作用)。除了这22种功能以外,企业所宣称的其他任何功能都不是经过国家卫生部审批的,并且同一产品不能同时具有2种以上的功能。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分辨。 2、认清产品包装上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批准文号和标识。国产保健食品和进口保健食品都要有卫生部的批准文号“卫食健字”和“卫进食健字”以及“保健食品”标识(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市场上还有”药健字”的批准文号,但国家将在2004年1月彻底取消这种文号)。只有认清批准文号才能保证您所购买的保健品是经过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动物或人体实验后批准的,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 3、选择信誉保证产品。2001年下半年,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和多家保健品企业发起了由中国消费者协会监督的“中国保健品行业信誉保障活动”。参加企业将使用共同的标识,自觉接受媒体和消费者的监督,一经发现有违规行为,将立即取消其信誉保证资格,媒体曝光。因而,名誉产品较之一般的产品质量更为有所保障。 4、检查包装。保健食品的标志为天蓝色专用标志,与批准文号上下排列或并列排列。同时,还要注意包装标签说明,保健食品的外包装上除印有简要说明外,标有配料名称、功能、成分含量、保健作用、食用方法、注意事项等,还有储存方法、批号、生产厂家。 此外,专家还提醒消费者在食用保健品时要注意: 产品的禁忌。保健食品的批准证书上注明了一些不适宜人群或禁忌,并要求企业标注在产品包装的说明书上。消费者在选用这类保健食品时要注意是否适合您或您要送礼的对象。特别是年老体弱的老人,常年患有慢性病的病人,儿童及青少年,孕妇要谨慎选择保健品。 使用周期。除了营养补充剂类的产品外,一般情况下保健食品不宜使用时间过长,而且要注意观察服用效果,一旦症状得到了改善,即可停止服用。例如调节血脂的产品,一般服用2-3个月就要去医院检查一下血脂,如果血脂恢复正常就可以停用一段时间,以避免经济上的浪费,同时也有利于调动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