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快捷、网点密布……这些都是通过银行购买保险产品的优势所在。对于许多希望寻找到保本、稳健,并且带有一定人身保障的客户而言,银保不失为一种选择。专家提醒大家,选购银行保险,无论是主动到银行咨询购买相关产品,还是被动接受代理人员的介绍,都必须对银保产品选购中的一些相关事宜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以下六大要点,以免跌入陷阱。
弄清产品属于谁
对于客户而言,购买产品的第一步就是搞清楚这个产品是谁发行的。银行代理的保险产品往往冠之以某某理财产品的名字。因此,专家提醒客户,尤其是银行客户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该产品到底是银行、保险、基金哪一类公司推出的产品,以免造成产品责任不清的问题。一句“这到底是保险产品,还是银行理财产品、基金”,往往能够震慑到销售人员,让客户从一开始就能够买得明明白白。
预期收益不代表肯定实现
对于理财观念刚刚觉醒的大众来说,收益就是硬道理,收益也是激发其进行投资理财的引路者,大多数客户在咨询理财产品时首先询问的也是收益率。
虽然保监会早有规定,不允许保险公司以“收益比较”来推销产品,但是邮政、银行的银保产品广告上常将收益水平的内容尽量放大以吸引客户的眼球。
“不要轻信销售人员口中的预计收益、过往收益之类的数据”,业内资深人士王新华表示,“过往的收益数据只能代表当时的情况,保险公司并不会保证这个收益。多数情况下,分红类产品的收益与保险公司经营情况直接挂钩,如果保险行业环境发生波动,产品分红必会受到影响,万能和投连险则挂钩国债、基金、资本市场,因此还会受到投资大环境影响。”
用高收益吸引顾客并不一定是恶意误导,这与银行保险的销售特点有很大关联。“如果跟保险代理人购买,他们一般会用半个小时的时间解释分红、投连产品,尤其是在分红收益方面,合同上都会以高、中、低3个层次的收益率来进行演示。但是银行销售人员则没有那么多时间,往往就挑吸引人眼球的高收益举例。”杨姓资深代理人说。
投资期限是把双刃剑
银行保险产品的年限从1年到10年不等,究竟应该选择长期的还是短期的产品呢?“时间越长,收益就越好,这一点是肯定的。银行利率、国债收益都是这样的规律。”一位精算师这样回答。
但专家提醒时间对于客户而言却是一把双刃剑。长期可以带来更高收益,但同时也影响资金的流动性。尤其是保险产品,退保成本比较高。因此,客户必须在高收益和低流动性之间做出选择。客户最好明确自己未来几年内的消费计划,是否有买房、买车、留学等大笔开销,只有那些闲散资金才能购买银行保险产品,因为退保的成本实在太高。
缴费期限和满期时间是两个概念
现在一些保险公司推出期缴型的银行保险产品,例如缴费5年,10年后满期领取生存金。一些客户就会把5年当成产品的期限,但5年后提取时发现仍然属于退保,很可能仅拿回本钱。满期时间一般比缴费期限要长很多,因此,客户在选购银行保险产品时必须问清楚满期时间,也就是开始领钱的时间。
被保险人也要签字
其他理财类产品只需要客户自己签字就可以完成手续,但是保险产品因为涉及到多个个体概念,因此,根据规定,如果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不是同一个人的话,所有保险合同上必须有两个人的签名,而银行销售的保险产品往往会忽略这一点。专家解释,被保险人签字主要是为了抵御道德风险和未如实告知风险。
读懂合同是最大的权益保障
专家提醒,客户要做到明明白白地买保险,在签订合同前,或者是签订合同后的7天犹豫期内,必须仔细阅读保险合同条款。一定要拿出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清楚保险合同中的规定,因为一旦保险生效,所有的处理都会按照合同办。因此,客户必须了解产品特性、利益分配、满期时间、退保方法等问题。分红险客户还要问清楚退保时的手续费;万能险客户要问清楚进入账户的资金比例;投连险客户要问清楚资金比例、各种手续费如何收取以及各个账户的投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