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健康险市场 三大趋势显现

2008-03-11    搜狐网        点击:

   健康险一直是保监会重点发展的四大保险产品之一,遗憾的是,健康险的发展状况并不尽如人意。专家指出,费率厘定没有基础数据、风险管控缺乏有效手段、与医疗机构合作不够深入是主要原因。为了突破健康险的发展瓶颈,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保险业界针对健康险的动作不断,健康险市场呈现出三大趋势。

     健康险是以被保险人身体的健康状况为基本出发点,以提供被保险人的医疗费用补偿为目的的险种,一般分为费用报销型和重大疾病定额给付型保险。其中,传统费用报销型一般为一年期的短期险种,能满足日常医疗需要,还兼有低保额、高保障的特点,因此颇受欢迎。但是,各寿险公司都对一年期的健康险制定了投保年龄上限,超过上限的,投保申请将被拒绝,加上各寿险公司对投保人的续保请求进行严格的审查,因此,短期费用报销型健康险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医疗保障需要。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信诚人寿、太平人寿等保险公司先后推出了终身医疗保障计划,突破投保年龄上限和社保赔付范围的限制,且没有续保风险,受到市场的欢迎。据太平人寿福建省分公司综合业务部的钟艳介绍,该公司的终身医疗保险销售仅一周时间,保费收入就突破了30万元。不少业内人士预计,终身健康险必将成为今后各寿险公司发展的重点。 专业健康险公司现身

     尽管各寿险公司竞相针对健康险推出新举措,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健康险由专业公司经营是大势所趋。“根据保险细分的趋势,健康险必然要走专业经营之路。”太平人寿福建省分公司综合业务部经理张靛表示。

     事实上,早在去年5月,经保监会批准,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专业健康险公司已正式挂牌营业。

     民生人寿福建省分公司教育培训部经理时立?告诉记者,在费用报销型健康险市场,各家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原因正是医疗保险管理复杂、风险高,单件保额高、保费低,理赔率高及非专业健康险公司缺乏系统规划和配套资源等。由于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健康险沦为了寿险的附加险,成为寿险公司眼中的“鸡肋”,既不利于公司的稳健经营,也不利于保证投保人的长期利益。

     有业内人士认为,专门健康险公司虽然面临的风险较大,但专业健康险公司的特长在于以专业技术手段开展医疗基金的委托管理业务,控制和减少不合理的医疗行为,由此降低健康险面临的经营风险。

     中国人保福建省分公司宣调科孙平告诉记者,虽然人保健康险公司目前尚未在福建设立机构,但专业健康险公司在全国开展业务只是时间问题。而中国人寿福建省分公司企划部负责人王小姐则表示,中国人寿今后有可能成立专门的健康险公司。 “医”、“保”深化合作

     除了在险种方面进行创新、成立专门的健康险公司外,在健康险市场还出现了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深化合作的趋势。

     日前,在上海首家正式开展业务的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中国人保健康险公司上海分公司与复旦大学附属的9家医院、上海复旦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宣布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结成战略联盟。

     事实上,医疗机构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很早就存在。从目前国内保险市场来看,医院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最常见模式是在医疗理赔上进行合作——— 一般保险公司会指定当地几家医疗机构作为定点医疗机构,负责被保险人的体检、疾病确诊及治疗事宜。

     “目前,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的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少专家表示。

     尽管如此,“医”、“保”合作正向纵深发展已是事实。除了上面提到的人保健康险公司与医疗机构组建战略联盟,不少保险公司也在与医疗机构的合作上下功夫。中国人寿福建省分公司客户服务部经理董实告诉记者,中国人寿已在不少城市设立“驻院代表”,如福州的80家定点医保医疗机构有近20名“驻院代表”为中国人寿的客户提供导诊资讯、出险探视、检查病案等服务。

     人保健康险公司的有关人士表示,未来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深化合作的内容将是,专业健康险公司投资设立或参股医疗机构,或建立与医疗机构分享健康保险经营利润的合作模式,积极探索和尝试与医疗机构的多层次合作,通过与医疗服务提供者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降低不合理医疗费用。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医”、“保”的深入合作,今后保险公司的客户在医疗机构可以享受到出险报案、治疗以及理赔等一条龙服务,而保险公司也将通过“医”、“保”纵深合作来控制健康险的经营风险。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