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综合素质”别成了舞弊的挡箭牌

      山东省教育厅日前发布消息,在今年高考招生中,山东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录取依据,并首次出现投档高分考生被退档的情况。据悉,此前山东省虽然将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写入电子档案,并成为录取依据之一,但由于缺乏具体操作标准,这一政策两年来一直停留在政策层面。

 

  按说山东省将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录取的依据,其出发点也许是为了尽量避免高分低能的情况出现,但由于其操作的过程当中人为的因素太多,难以真正做到公平合理。在无法确保科学公平的情况下,将综合素质作为高考录取依据还应当慎之又慎,最好不要轻易使用。

 

  一、拿考生做试点有失公平。从山东省教育厅发布的消息来看,并不是全部考生的综合素质都被用来作为录取依据,而只是试点的两所学校,虽说这占全省高校的比例很小,但具体到每一个考生头上却是百分之百的地“生死”大考。试想一个考生如果不是报考了这两所学校而是报了其它学校,其综合素质岂不就可忽略不记而按分录取吗?让这些报考这两所学校的考生来承担试点的结果,实在是很不严肃,存在明显的不公平。这些“被试点”的考生真的实在可怜,不由得让人同情。

 

  二、隔山“观”牛式的审阅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尽管山东的试点也定了一定的规范,由大学教授组成的高校专家录取组审阅考生电子档案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等内容,然后提出录取建议,但问题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真的能从这里面审查出来吗?本来评价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到现在也没有公认科学合理的模式,看看档案和评价信息就决定了一个人的是否录取,显然很草率。而缺乏公认基础的评价结果和以此为据作出的是否录取的决定就很难让考生和社会接受。在没有公认的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前,高考录取还应当靠考分说话。尽管它也有明显的弊端,但目前还是差中选优的最好办法。

 

  三、人为操作因素起决定作用极易滋生舞弊。无论从网上还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几乎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或听到说某某熟人的孩子通过什么关系人让某学校录取了,也常常遇到一些自称在招办有铁关系的人掏多少钱就可以让你的孩子只要达线就保证录取,尽管这里面有不少属于传言,但只要达线就被录取的事例却并不鲜见。显然正是某些神通广大的人钻了超额投档的空。今年山东的这两所学校高分落榜的学生还得到了一个“综合素质”不高的评价,而在其余的学校那些上档的高分落榜生却连个这样的“象样的”的理由也得不到。尽管说那些教授专家组也有一定的比对方法,但最后真的还是落在那句名言上:专家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其随意性和灵活性可想而知。“综合素质”评价可以说正好给了那些想舞弊的人一个非常好使的挡箭牌。

 

  再一个如果今年的“综合素质”评价得到肯定,势必引导今后的考生及家长对“综合素质”评价予以高度关注,把攻关的目标引向掌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权的高中学校及班主任等有关老师。现在的家长们连民族、户籍、学籍等都能按需修改,难道更为宽松的“综合素质”评价能挡得住他们的身手?一个漏洞百出的“综合素质”评价不要也罢。

 

相关新闻:

 
赞助商链接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 闻

推荐排行热点
中国质量万里行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2 - 2012 京ICP备12004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