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买车容易,养车难。让很多私家车主最感无奈的是买车后接踵而至的维修保养费用,而且,“不修还好,越修毛病越多”的现象不少车主都遭遇过。
记者了解到,去年全市工商系统共受理汽车相关投诉240余起,不少投诉与4S店相关。工商部门提醒说,去4S店消费也要擦亮眼睛,避免给自己带来麻烦。
买新车却开回一辆二手车
今年春节后,张先生到某4S店,花6万元买了辆新车。当晚,他的弟弟来看新买的车时,觉得车子不像新车,打开引擎盖一看,发现发动机上满是灰尘,而且水箱有明显破损。“这分明就是一辆旧车,轮胎明显有磨损。”其弟弟说。
次日,张先生开着车到4S店,还没等他开口,工作人员便解释那辆车是工作失误,将曾经展出过的车子卖给了他,并向张先生赔礼道歉,愿意为其调换新车。“这是明显的欺诈行为,商家应该作出赔偿。”张先生说。但4S店方面只答应退钱,并不愿意赔偿。张先生于是投诉到工商部门,后经调解,4S店同意退还全款,并支付5000元补偿金。
工商提醒:在购车、提车时一定要通过仔细观察、试驾等方式,全面检查汽车的成色、性能及主要部件是否完好可用,以免碰到类似的遭遇。
发动机没问题却要大修
今年4月,刘先生发现单位的车行驶时机油消耗严重,便将车开到4S店检查。工作人员将车子全部拆开检查后,称发动机要大修。“不会啊,车子跑起来时我没有觉得有异样。”有着多年开车经验的刘先生十分纳闷。但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是同意进行维修。随后,工作人员给报出的维修费用是5.8万元!这可把刘先生吓了一跳,“我买一个全新的发动机也只要5万元,你这个报价高得太离谱了。”
随后,刘先生到其他维修点得到的报价是3万元。随后,一个专门修发动机的老师傅检查了车子后说,发动机根本没有问题,只需要换一个零件就行了。
工商提醒:目前4S店的“乱收费”、“价高质差”等现象时有发生,消费者在进行售后服务时要擦亮双眼,理性消费,让4S店出具合理有效的收费证明,保留相关维修凭证,便于维权。
钻“三包”漏洞:保修期内不保修
去年6月,林先生花88万元买了辆高档越野轿车,当时4S店承诺保修两年。今年初,林先生开车时发现方向盘在转动时发出刺耳的声响,4S店工作人员检查后说,汽车的橡胶密封套必须更换,并要消费者支付3524元的维修费。
“不是两年内保修吗﹖我的车才开了半年,为什么要自己出维修费﹖”林先生十分不解。工作人员解释说,这个零部件并不在保修范围内。林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好像被忽悠了,因为当初并没有具体询问保修的范围,也没有签订具体的维修合同。无奈,他只好支付了维修费。
工商提醒:由于汽车的“三包”规定暂未出台,行业售后标准难统一,很多车商因此大作“文章”,在售后保养及维修上赚取“高利润”。消费者务必在购车前仔细阅读售后项目,与4S店签订并索要正规的售后服务协议,以便事后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