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奇瑞路虎静候批文 采购销售开发归外方控制

2012-10-23    投资者报        点击:

    被定义为“中国最后一个汽车合资项目”的奇瑞捷豹路虎合资,现在无疑已经成为2012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压轴大戏。

    据《投资者报》记者最新了解,目前奇瑞捷豹路虎合资项目正在加速前进,其合资公司的人事架构已基本确定,招聘的人员也已到位,销售网络的布局也在有序地展开,甚至传言近日将要举行奠基仪式。但是,这些消息均被双方否认,并表示目前都在等待正式的批文。

    等待最后的批文

    10月18日,《投资者报》记者致电奇瑞公司和捷豹路虎公司询问合资项目进一步进展情况。奇瑞汽车品牌与产品规划总经理助理黄华琼告诉记者,目前奇瑞和捷豹路虎的合资项目还在审批阶段,并没有进一步的消息可以公布。

    而捷豹路虎中国区公共关系副总裁谷晶则表示,只是得到国家发改委口头审批的通知,还在等待正式批文。

    2010年5月,塔塔CEO首次表示,希望两年内在华生产捷豹和路虎两款高档车。同年10月,捷豹路虎就透露出正在和奇瑞就国产事宜进行谈判。但之后,合资的事情开始一波三折。

    直到2011年年底,奇瑞和捷豹路虎才将合资项目向国家有关部门进行报批。今年3月,奇瑞和捷豹路虎披露了一些有关合资项目的信息,比如:二者 计划以股比对等的形式建立合资公司;生产捷豹路虎品牌车型以及合资自主品牌车型;生产配套的发动机;销售合资公司生产的汽车产品和建立研发中心等。

    6月12日,国家环保部网站显示,“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已经通过环境影响审批。据国家环保部网站公开的资料显示,合资公司总投资120.95亿元,其中环保投资3427万元。一期计划年产13万辆乘用车,地点在江苏省常熟市通港路滨江国际大厦。

    9月27日,捷豹路虎中国区总裁高博向有关媒体表示,捷豹路虎与奇瑞汽车的合资项目已经得到国家发改委的口头审批通知。

    而据捷豹路虎英国总部的一位管理人员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目前其正在英国办理合资公司的有关事宜,预计明年回国加入合资公司的团队。目前,奇瑞和捷豹路虎的合资项目就差国家发改委这一纸正式批文。

    虽然从上述这些消息来看,奇瑞和捷豹路虎的合资项目已经是板上钉钉。但这并非不会出现意外,因为之前奇瑞已经有过被发改委否决的失败案例。奇瑞 与斯巴鲁的合资未能通过发改委审批,因为不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导致奇瑞斯巴鲁合资项目最终被否。在此之前,业界对于这个合资项目能否顺利拿到批文其实并 不看好,因为商务部在之前发布的鼓励外商投资的行业名录中,汽车类投资被“下架”。

    虽然有业内人士表示,奇瑞和捷豹路虎的合资批文最早将在11月拿到,最晚不超过今年年底。

    “只要没有拿到批文,就有变数存在。”汽车行业资深评论员张志勇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审批阶段各种情况都会发生,最担心的不是不批,而是要走程序,让你拖延个一年半载,这都有可能。

    比如,吉利并购沃尔沃进行国产化,本来以为并购之后马上就能国产化了,结果一直拖到现在,两年过去国产化依然难以实现。

    批文卡着厂址土地

    因为正式的批文没有拿到,所以直到现在奇瑞和捷豹路虎的厂址土地还未落定。

    10月19日,《投资者报》记者致电江苏常熟经济开发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奇瑞和捷豹路虎的项目还没有动工,因为还没有正式的批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没有拿到正式批文之前,任何项目是不允许提前实地操作,因此奇瑞和捷豹路虎的厂址土地等也并未落定。

    但是,这位工作人员告诉《投资者报》记者,目前奇瑞和捷豹路虎已经成立了一家贸易公司,正以这家贸易公司的名义开展与合资相关的一些工作。

    《投资者报》记者调查发现,奇瑞和捷豹路虎成立的这家贸易公司全称为苏州奇瑞捷豹路虎贸易有限公司。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公司是奇瑞汽车与捷豹路 虎汽车创办的一家独立的合资企业,经营范围包括生产捷豹、路虎、奇瑞和合资品牌汽车,建立研发机构,生产发动机,销售由合资公司生产的车辆等。此外,该公 司宣称是苏州地区最大规模的汽车行业投资项目。

    就在几个月之前,苏州奇瑞捷豹路虎贸易有限公司开始在网上大规模招聘,包括市场销售、研发、采购、财务、制造、IT等多个职位,大约百人左右,工作地点分布在苏州、常熟和上海等三地。

    奇瑞一位内部员工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奇瑞和捷豹路虎的合资公司总部定在苏州,工厂在常熟,上海则设立销售和市场等分支机构。

    而媒体报道,目前合资公司的人事架构也基本完成。曾任奇瑞汽车副总经理兼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的陈安宁将出任合资公司董事长,英国捷豹路虎汽车公 司采购部部长Chris Bryant将出任合资公司总裁,曾任奇瑞汽车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的陈超卓将出任产品开发部副总监。合资公司下设六大职能部门,包括人事、制造、采购、销 售、财务和产品开发。这些部门将分别由中外人员任职正、副总监,目的是实现决策时的制约和平衡。另外,采购、销售和产品开发这三大重要职能部门的一把手均 将由外方派人担任。

    “双方成立筹备工作小组很正常,不然没有办法推进工作。”黄华琼对《投资者报》记者说。至于人事方面架构的调整,他表示确实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可透露。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