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实施3年的对华轮胎特保措施于2012年9月26日到期。由于在法定期限内美国国内产业和行政当局均未采取任何延长该措施的行动,该措施如期终止。这对众多有着出口需求的轮胎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为其重返消费潜力巨大的美国市场打开方便之门,不仅出口利润将有大幅提升,订单也会大大增加。
轮胎特保案始于2009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于当年6月29日提出建议,对中国输出美国的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三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从价特别关税。根据程序,9月4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提交了关于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的最后建议报告。美国总统将于9月17日前作出是否采取措施的最终决定。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决定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限制关税,为期三年。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第一年将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加征35%关税,第二年加征30%,第三年加征25%。
受其影响,2009年10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轮胎数量同比骤降50.4%、环比大幅下滑63.3%,当年第四季度进口量萎缩了40.1%。此后,2010年和201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轮胎数量下滑幅度分别达到21.4%、16.1%,虽然在2012年上半年进口量有所恢复,但由于对比基数不断缩小,绝对进口数量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仍下降了四成左右,对中国轮胎出口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随着轮胎特保案结束,我国轮胎行业整体开工率也开始不断增加,对库存的消耗有所提升,9月底库存已经跌至25万吨,基本为2011年底的水平。而国内市场方面,国家新一轮的汽车下乡政策也有望出台,政策主要针对小排量汽车及农用车,而这也有利于我国轿车轮胎及农用车胎市场的销售,侧面上也将带动国内市场对轮胎的需求。
此外,今年以来,美国新车销售表现明显优于中国和欧盟。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美国轻型车销量累计达971.12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4.7%。同期,中国与欧盟的新车销量增速分别为4.1%和-6.6%。预计今年全年美国新车总销量有望达到1440万辆,同比增长12.5%。因此,伴随着美国车市恢复活力,巨大的外部需求刺激有望增加国内轮胎产销量,进而加快海外胶源采购,有助于提高全球橡胶去库存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