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2006年度C-NCAP第一批车型评价结果发布会在中心召开,中心领导、中心C-NCAP管理中心成员、新闻媒体百余人参加了本次发布会。
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2006年7月全面启动,中心(CATARC)从8月29日进行第一个车型的正面碰撞试验开始,截至目前已经顺利完成2006年度第一批共计如下六个车型的试验和评分,2006年10月27日正式对外公布结果。
1、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骐达牌DFL7161AB型轿车
2、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标致牌DC7164C 307型轿车
3、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北京现代牌BH7140MW型轿车(雅绅特)
4、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长安牌SC7132型轿车(雨燕)
5、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别克牌SGM7240GL型轿车(君越)
6、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帕萨特牌SVW7183MJi型轿车(领驭)
C-NCAP评价的车辆是CATARC在近两年来上市且销量较大的车型中选取并直接从市场上购买的,从购车到试验评价过程完全独立进行,可充分保证结果的客观、公开和公正。第一批测试车型的车辆全部购自其设在天津的专卖店,在正式试验前7-10天通知生产企业,碰撞试验过程向媒体和生产企业开放。按照计划,2006年度将进行不少于12个车型的评价,为此CATARC投入自有资金800万元。预计今后每年评价的车型在15个左右。
实际购车时,由于每一品牌、型号包括不同排量和配置的具体车型,C-NCAP只能选择和评价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产品,一方面尽量选取销售比例大的车型及配置,如果无法确认,就选择最低或标准配置的产品。因为配置或其它方面的变化可能影响试验结果,所以正式公布的评价结果只是针对具体车型及配置。
C-NCAP的评价规程由中心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中国道路交通和车辆状况研究制定,由三项实车碰撞试验和加分项组成。三项实车碰撞试验分别是: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50km/h碰撞试验、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56km/h碰撞试验以及可变形移动壁障50km/h侧面碰撞试验,每项试验满分为16分。加分项分别对应驾驶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前排乘员侧安全带提醒装置,以及侧面安全气囊及气帘,对于上述安全配置,若满足一定的要求,则可以分别得到最多1分的加分。目前,C-NCAP的满分为51分,根据车辆得分情况,共分为1到5+共六个星级。C-NCAP在测试内容、试验条件、速度等方面明显严于我国现有的强制性碰撞标准,尤其是添加了偏置碰撞试验和在两种正碰试验中在后排座椅多放置一个测试假人,技术难度增加。
与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进行的NCAP类似,C-NCAP是基于乘员保护性能对乘用车产品安全性的综合评价,更贴近中国的实际情况,能够反映市场上车辆在结构设计、安全装置等方面的相对技术水平,因此为消费者提供了比较直观和真实的车辆技术信息,从而受到媒体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更成为生产企业产品开发的重要参照。除此以外,C-NCAP还对每辆车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模拟实际道路使用工况的排放及燃料消耗量测试,以向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消费者必须了解的是,任何碰撞试验的方法虽然是来自对碰撞事故的统计分析,但与实际交通事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相比,试验有特定条件和局限性。所以C-NCAP的评价结果不能简单等同于实际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受伤害程度,但对于同一级别的车辆,在C-NCAP中得分高的肯定能够为乘员提供更好的安全保护。此外,由于重量、车身结构刚度、外形尺寸等方面的原因,不同级别的车辆在实际交通事故中受到的冲击和伤害是有差别的。因此,评价结果在小型车辆与大型车辆之间不具直接可比性,只有通过对同类车型或相近车型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各具体项目得分也会反映车辆的技术特点及问题。
还要特别说明的是,世界各国的NCAP评价结果之间都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这一方面是由于各国车辆使用和交通事故特点不同使得所关注和评价的重点不同,测试方法和评分规则乃至车辆选取原则都存在差别;另外,市场上销售产品的技术状况也有各自特点,即使同一品牌的车型,在不同国家也可能存在产品的市场、技术策略和供货商、制造等方面的差异。C-NCAP是以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设立的,购买的也是在中国市场上实际销售的产品,有非常严格的试验和评分规则,完全能够给中国的消费者提供可靠的信息。今后,C-NCAP的评价结果将经常与大家见面,更详细的信息请及时关注C-NCAP的网站www.c-ncap.org和指定期刊《世界汽车》。
C-NCAP的国际影响也逐步扩大。今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第四届世界NCAP会议将在日本东京举行,CATARC受到邀请参会并代表中国进行大会发言,介绍C-NCAP的今后发展。
中心相信,坚持独立性、非商业性原则和科学、客观、公正的C-NCAP,今后将在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下,通过规范的运行并不断完善,成为中国汽车评价的新标志。希望在C-NCAP的推动下,国内外汽车生产企业更加重视产品安全性能的提高,共同建立更安全、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