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新空调能效标识开始实施

2010-06-15    中国质量万里行        点击:

    6月1日起,《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新标准将房间空调器产品按照能效比大小划分为3个等级,其中1级表示能效最高;2级表示节能评价值,即评价空调产品是否节能的最低要求;3级表示能效限定值,即标准实施以后产品达到市场准入的门槛。能效等级将由此前的5个调整为3个,而原先的3、4和5级产品将全部退出历史舞台。

    据了解,这一标准规定了房间空调器产品新的能效限定值、节能评价值、能效等级指标以及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初步估算,全国实施新标准后每年可节电33亿千瓦时。

    与现行的标准相比,能效限定值提高了23%左右。其中,额定制冷量小于等于4500W的分体式房间空调器能效限定值为3.2,额定制冷量大于4500W小于等于7100W的为3.1,额定制冷量大于7100W并小于等于14000W的为3.0。目前,高效节能空调器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主要空调生产企业已经具备按照新能效标准组织生产的能力。

    与此同时,国家节能惠民工程中关于节能空调补贴政策也将有较大调整,补贴幅度将大幅下降。高效节能空调补贴标准从原来的300〜850元调整为150〜250元,补贴减少最大幅度超过7成。

    对于能效标准和补贴政策的调整,相关人士认为,定速空调能效新国标的执行,会推动定速空调价格上升,在定速空调价格普遍上涨导致与变频空调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也会给变频空调、特别是具有显著节能省电优势的双模变频空调创造更多市场机会。

    据中国电子商会相关资料显示,2010年前两个月,国内空调销售同比增长了71%,除了2009年前两月由于金融危机冲击销售规模偏低外,2009年全国房地产销售同比上升42.9%,对空调行业的滞后性拉动也成就了2010年空调内销的黄金时刻。

    有分析人士认为,空调行业的销售火爆和利润高涨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是金融危机让铜、铝等原材料价格大幅回落,而空调终端的价格下降幅度并不大,这变相增加了生产商的利润空间;二是出口规模减少同样减少了汇兑损失和期铜投资的损失;三是房地产行业的快速拉动。

    从2009年第4季度开始,对于空调行业有利的因素在悄然发生变化。国际铜价已经从2009年2月的21.748元/公斤提高到目前的50.84元/公斤,一年内上涨超过130%,而新年后珠三角工人的工资期望值已经提高到1800元/月,这两项成本也直接导致每台空调的成本上涨150元。

    而对于2009年和2010年前两个月空调销售火爆贡献最大的房地产行业,2010年在信贷政策紧缩后开始出现销售量大幅下降,按照空调销售滞后地产销售半年的规律,这意味着2010年下半年开始,空调行业的销售也将出现回落。

    虽然美的电器高管在国美电器空调峰会上表示,2010年美的空调将不会涨价,但是如果在成本大幅上升的情况下维持终端产品价格稳定,这可能将终结2009年4月以来空调行业的黄金时刻。

    对空调行业产生冲击的显然不只是成本上升,因为美的、格力等领军企业还是可以通过期货套保和规模采购来降低成本,而新能效标准则让空调行业感到了更大的压力。

    新能效标准其实早在2004年原来的空调能效标准出台就提出要在5年内将空调能效的入门门槛从2.6级提高到3.2级,然而在2008年初,因为自身4、5级低能效空调的超过800万台的巨大库存,格力、美的等行业领军企业建议将空调能效标准的门槛先提高到3级,而广州松下、海尔等则建议直接提高到2级。

    值得注意的是,财政部在《通知》中首次表示“研究适时推广变频空调”,这表明国家认为推广变频空调的时机已经成熟,具有显著节能省电优势的变频产品将在国内市场迎来一轮新的发展良机。甚至有分析认为,如果要满足不断提高的节能要求,单从技术上看,定频空调的发展就是变频空调。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效标识管理中心相关人士表示,从节能角度看,由于评价方法不同,变频空调与定频空调哪个更节能还不能一概而论,也没有可比性。不过,据空调能效标准负责人成建宏表示,目前能效标识管理中心正在筹备制定有关定频、变频空调能效统一换算方法的相关标准。随着标准的制定完成,未来这两种空调将可能具有统一对比办法。

    

    Tips

    选择制冷量与房间面积匹配的空调型号,不要造成“小马拉大车”的现象。

    从节能角度看,选择定频或变频空调应根据个人使用习惯。定频空调相对适合不常使用、开机时间短的用户;变频空调相对适用于开机时间长、注重噪音小的用户。

    由于空调是家电中耗电量较大产品,每个家庭都应大致计算一下空调耗电量。

□ 逐浪 郎朗/文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