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1%的中老年网民每天至少上网一次,其中超过三成用户上网超过3小时,在线聊天、看新闻和听歌追剧最受欢迎,担心网络诈骗、虚假广告和网络谣言的中老年网民超过五成……
日前,由公安部刑侦局、全国老龄办宣传部指导,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腾讯公司联合发布《中老年人上网状况及风险网络调查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如何兼顾中老年上网体验和用网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中老年人的上网行为与年轻人愈发接近,但也表现出特有的上网诉求。”人民网新媒体智库高级研究员、人民在线副总编辑刘鹏飞指出,中老年人上网行为带有明显的家人和熟人社交属性,期待通过互联网加固情感联系。尤其在“互联网+生活服务”方面,中老年人表现出较大的参与意愿和消费潜力,“值得关注的是,中老年人在网络使用技能方面尚存一定短板,亟待提升网络安全风险意识和鉴别能力。”
《报告》指出,网络谣言、虚假广告、网络诈骗和低俗色情已成为中老年人遭遇的四大上网风险。以网络诈骗为例,保健品诈骗、红包诈骗、彩票中奖诈骗已成为中老年网民最易遭遇的网络诈骗类型,而三线城市的中老年网民遭遇网络诈骗的比例最高。尽管有61.8%的“银发族”比较关注中老年人群上网引发的安全事件并吸取教训,但多数仍认为自己甄别网络风险能力一般。其中,中老年网民对网络传销和非法集资、假冒公检法等诈骗信息、涉及食药品网络谣言信息等风险表示“不了解”的比例均超过三成。
数据显示,67.7%的中老年网民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网络治理和监督并提供网络举报和受理平台等。此外,中老年网民也期待得到一些切实的帮助,包括平台系统及时提醒、开发针对中老年人防诈骗产品功能和定期更新《老年人防骗手册》等。
目前,全国不少社区街道、老年大学等开始组织中老年人学习互联网使用常识和技能。今年3月,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街道志愿者走进梅源社区,为中老年人讲解智能手机应用、网络购物、预防电信诈骗等知识,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
“提高中老年人安全上网意识,需要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刘鹏飞建议,一方面网络监管部门要设立包括网络谣言、虚假广告等违法线索和案件的举报受理平台,净化中老年人上网环境,拧紧上网安全阀;另一方面要让更多社会组织、社区、教育机构等关注中老年人上网安全,通过上网技能培训、风险防范宣传等,消除中老年网民上网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