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二手手机市场催生个人隐私“市场化”

2018-06-12    中国质量万里行    文/姜子尘    点击:

  近期有媒体报道,现在市场上的二手交易市场存在个人隐私泄露问题,而且还做起了明码标价的买卖。严重侵害了个人隐私权。

  据记者采访了解到,前不久,家居北京市的张某将自己的旧手机在二手市场卖掉,原本想着事情就这样结束了,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手机里的电话簿、微信、照片等隐私信息会被泄露出去。”当事人张某不清楚的是,自己明明已将电话恢复为出厂设置,为何信息还是被窃取?他现在担心的是,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手中握有自己的信息。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互联网愈加便捷,人们更换手机的频率也明显增大。基本上现阶段,没有人能够将手机用到寿终正寝才给换掉,据了解,手机厂商设计的手机寿命平均是在四年左右,而消费者基本上都是在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就会升级替换。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从2014年至今的废旧手机存量累计约18.3亿台,且预测2018年和2019年手机淘汰量将分别达到4.61亿台和4.99亿台,而随着2020年5G逐步商用,这一数字将增至5.24亿台。调研机构赛诺预估数据显示,2017年C2B(不包括个体回收、用户私下交易)端回收的手机约为3000万台。

  据手机中国联合国内二手交易平台转转于2017年发布的《二手手机交易现状调研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有48.26%的人会在1-2年内里更换手机,平均6个月到一年就更换手机的人数达到14.33%。随着以旧换新需求的增多,二手手机本该拥有更大的交易量,但实际中二手手机需求和交易量的不匹配,暴露了如今二手手机市场的乱象。报告显示,有34.14%的人希望将旧手机卖掉换钱,但有49.58%的人会担心不规范的市场环境导致隐私泄露,而这也是在“你不卖掉闲置手机的原因”问题下票数最多的答案。

  记者为此在二手交易平台上采访了几位“网友”,其中一位网友吴先生告诉记者,此前,他在网上购买了一台苹果手机,原本的旧手机就被淘汰了下来。回头一算,小米、三星、华为、苹果、,家里闲置的手机已有四五个。对于闲置下来的手机,吴先生一是选择给老人用,也有考虑过卖出去,但还是担心信息泄露。“本来想卖出去,可是怕被不法分子掌握我的信息,一直没敢卖。”

  他告诉记者,他了解到目前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去手机官方销售店,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回收旧手机,购买新手机,“这样安全有比较有保障。”其次,网上的一些电子产品回收平台,只要用户输入型号、年份、配置等,网站会提供一个回收价格给消费者。此外,就是通过线下的手机售卖点,回收价格可能也会更高一些,“但不敢肯定安不安全”。吴先生称,想了又想,还是决定将手机闲置在家,留给家里的老人用。

  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记者来到北京某手机交易市场进行一探究竟,在了解的过程中发现,这里百余家手机店铺大多从事二手手机交易、手机维修等业务。一家挂着“手机维修、回收”字样的店里,工作人员得知记者希望将手机数据进行恢复时,马上表示“完全没有问题”。

  为了能够搞清楚相关情况,记者联系了手机维修的技工。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是手机由于操作失误或者其他硬件问题导致的个人信息丢失,是可以通过第三方技术恢复个人信息的。而有的地方回答的则更加明确,“恢复数据不是难事,不到1小时就能搞定。”

  “按照手机品牌、型号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在记者沟通的过程总,店员解释称,由于苹果系统相对安卓较为封闭,数据恢复相对也更繁琐,因此价格要比安卓系统高出10-20元。价格除了按照机型不同有所区别外,店家还会按照顾客所需要恢复的数据项目,收取不同费用。 很显然,市面上采用第三方恢复个人信息的“专业人士”或者“专业机构”不在少数。相关人员还介绍,“至于费用问题,还是根据用户需求来断定。”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消费者王先生告诉记者,“在前一段时间,将旧手机卖给二手手机商后,没过几天,多个朋友就收到了以他名义借钱的诈骗短信。”他发现,对方使用的称呼正是自己存在手机通讯录中的朋友昵称。而他在卖手机时已经将这些信息删除干净。这让他感到非常奇怪,曾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平时不小心点了一些垃圾网站造成信息泄露。

  “对方留的银行卡号和姓名都不是我,一看就是诈骗短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候,王先生告诉记者。当时让他惊讶的是,朋友所收到的信息都准确地显示出对方的姓名。

  “对方在短信里用了一个就我们几个哥们之间才知道的称呼,这让我差点相信了。”当记者联系上王先生的一位被骚扰朋友,他向记者回忆称,“后来分析了下,发现对方使用的称呼,都是他电话本所记录的名字。”

  在朋友的提醒下,王某意识到信息泄露很可能在于自己此前出售的手机上。一周前,王某因为换手机,将之前使用的手机低价卖给了二手商贩。但当他再次联系上二手手机商并提出质疑时,对方断然否定了他的猜测。

  “要想手机信息不被泄露,通常需要从硬件安全和软件安全两方面去解决。”手机行业专家分析称,“硬件安全就是外界所说的用水泡或者将手机砸烂。但这种方式无论从环保性还是经济性而言,成本太高。”

  记者了解到,所谓软件安全,则是用户为了规避隐私风险,在出售手机前可以通过第三方粉碎软件将所有个人信息删除粉碎,同时需要解除手机上涉及网络支付的所有软件绑定。“此前很多消费者来转卖手机时,往往只是清除但并未解绑手机支付软件。”林飞说,“如今包括支付宝等APP在内,很多软件都含有免密支付功能,如果不解绑软件的话,容易造成财产被窃的风险。”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