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乡随俗是旅行中的一个规则,尊重当地的习惯,可能会让旅行者收获一份尊重,更重要的是能让一个种群获得认可。小费就是入乡随俗的一个具体表现,出行前了解一些目的地的小费情况,可以让自己在旅行中更多一些自信与从容,免得唐突与尴尬破坏了好心情。
小费的英文Tips据说是ToInsurePromptService头字母的拼写,也说明了支付小费的习惯起源于英国,随着欧美国家的殖民及其旅行者走遍全球,小费便成了某种约定俗成的习惯。特别是近代至现代,欧美国家的账单非常清楚,商品价值多少,赋税甚至清楚到省税多少、国税多少,当接受到人的服务时,就理所应当支付小费。其实中国古代也有给小费的习惯,我们当时管这叫赏钱,赏赐给店小二、书童、仆人等等,但现代我们的账单只有一个数字,赋税多少都不清楚,通常会认为既然都付款了,就应该提供优质的服务,服务自然已经被包含在付款中。不过,随着欧美入境游客的增加,有些小费习惯也被带进了中国。
但是,如何给小费,什么场合给小费,哪些国家需要给,给多少,还真让人感到有些烦恼,毕竟小费的支付只是习惯,并没有明文规定。给少了,会被认为不够绅士、没有礼貌,给多了,又会被认为是土豪、粗鲁的暴发户。以下综合小编这些年的旅行经验,稍作总结一些关于小费的情况。
餐馆
快餐馆、自取方式的咖啡店、自助餐馆,不需要付小费。虽然有的这类餐馆也会在款台处放一个TIPS的盒子,但是否支付完全取决于买单者的心情,不支付也没人说什么。
正餐馆、有人服务的咖啡馆,有些国家则必须支付小费。美国、加拿大所处的北美,餐馆服务员基本没有工资,完全靠客人的小费生存,一般需要支付15%左右的小费。
德国、法国等大部分欧洲国家也需要付小费,通常在5%~10%,很多时候只需将找的零钱留下做小费即可,但多付些至10%,服务员会非常高兴,道别语也会由“Thanks”变成“Haveaniceday”。欧洲也有例外,瑞士则完全不需要支付小费。其他需要支付小费的国家还有泰国、菲律宾、印尼、印度等等,但大多限于当地的西餐馆,本地餐馆可以不付小费。
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台湾地区则不需要小费。通常,餐馆越高级,就越需要付小费,小费的金额也越高。
以中东遍地黄金的阿联酋和卡塔尔为例,有些高档场所的小费完全有必要超过25%!
外卖送餐服务需要支付小费。
欧美大多国家都是这个规矩。
酒店
行李送房、行李员帮忙提行李,大多数国家要支付小费,即使是中国。欧美国家金额大多在2~5美元,多无上限,取决于满意程度。其他国家则看当地货币的价值程度,比如中国支付10元人民币以上即可,而印度50卢比就可以了。
客房清洁服务,欧美国家需要支付小费,可在床头留下2美元。此类小费应该留纸币,而不是硬币,如果留下的是硬币,不但不被接受,还会被认为是粗鲁、没有礼貌的表现。
出租车
北美国家需要支付10%左右的小费,大部分欧洲国家出租车司机会不找零钱,客人会默认此为小费。如果酒店行李员替预订的出租车,最好也付点小费,1~2美元即可,也算是对别人服务的一种感激吧。
导游、团车司机
团队的导游及司机,在欧美国家需要支付小费,大概金额在每人每天3-5美元。同样,景点的导游,即使付过了导游费,也最好再额外付给导游本人一些小费,金额在每人每次讲解2美元左右。
理发、休闲等服务
北美理发时需要付5%~10%小费,其他国家每次支付1~2美元左右即可,按摩时也是如此。在印度洗手间,可能会有人殷勤地送上纸巾,如果接受,便要支付10~20卢比的小费。所以在外旅行,最好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
除了现金,信用卡也可以支付小费,如果机器打印出的信用卡签单中有TIPS一项,客人可以在上面填写支付小费的金额,将此金额与消费额相加,在总金额栏上填上,再签上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
有些国外餐厅通常已经在消费额里加上服务费,并已注明,那就无须再另外填写小费。
在外旅行,付小费一定要依照当地习俗,否则便会闹出许多笑话。有个同事去美国,在中餐馆只吃了一碗面,他想一碗面不需要付小费,当他离开时,被服务员追至门口,“先生,您对我的服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我那同事大红着脸,乖乖地拿出了应付的小费。
还有美国同事来北京,在酒店里只付了行李员1元人民币,当场遭到拒绝。
而有些就不是笑话了,会给同一个族群的下一批旅行者带来不必要的定式印象。结账的时候,餐馆服务员特意用英文在账单上写,“请支付15%的服务费!”;在温哥华时,中餐馆的服务员站在门口,用清楚的汉语提醒,离店时请不要忘记支付小费;在纽约的餐馆,服务员直接将计算好的服务费,用笔写在餐费旁边,并计算好相加在一起的总费用。一定是之前有许多人来此就餐时没有支付小费,以至于服务生采取了这些种提醒方式。
毕竟我们在国内没有支付小费的习俗,可能有些人是忘记了,没有什么可责怪的,但既然是旅行,还是切记入乡随俗。